2002年4月1日

星期

   

爱立信贷款“倒戈”事件再追踪

本报记者 郁进东

  倒戈新闻来自情况介绍会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举行外资银行在江苏业务开展情况介绍会,当地近20家媒体记者出席。会议的主题自然是介绍外资银行在江苏的发展情况。

  人行南京分行行长谢庆健说,上海的外资银行已开始大举在江苏拓展业务,2001年底的外汇贷款余额超过12亿美元,相当于江苏所有中资银行外汇贷款余额的1/3强。同年,江苏人民币贷款额比上年下降了100亿元,原因主要是被外资银行抢走了。

  说到这里,谢行长随即举了个例子,去年南京爱立信还掉了交行、工行等中资银行19.9亿元的贷款,转而向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19.9亿元。这一笔,中资银行贷款就少了近20个亿。

  由于新闻讲究可读,注重典型事例,谢庆健行长提供的这个外资银行抢贷款的生动案例当即引起与会记者的浓厚兴趣。他们随即向报社发回了爱立信贷款倒戈投奔花旗之类的新闻稿。南京晨报、现代快报等报社的记者,会后还采访了交行和工行,获悉确有此事后,也登出了“倒戈”新闻。

  倒戈新闻是否有“硬伤”

  爱立信贷款倒戈新闻爆出后,旋即引起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媒体的关注。爱立信随即也发出一个“情况说明”,称绝无此事,“报道严重失实”。

  爱立信说,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没有借贷业务,故没有所谓的19.9亿元贷款;爱立信与江苏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没有达到19.9亿元人民币;作为被报道的主体,爱立信从没有被联系和核实报道内容的真实性。

  倒戈新闻是否真是假新闻?

  3月29日,记者采访了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该行给记者一份文字材料说,2001年,南京爱立信公司陆续归还了江苏省内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贷款19.9亿元,使该公司在中资银行的贷款大幅下降。显然,还贷19.9亿元确有其事,只是中资银行中多了一个中国银行。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材料接着说,2001年,南京爱立信公司为了降低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回流,向中资银行提出无追索权保理业务需求,但目前此项业务在中资银行仍是个空白。因此,南京爱立信与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渣打银行上海分行共签署了8.27亿元的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协议,相应减少了对中资银行的贷款需求。由此可见,爱立信确实是由于中资银行金融产品的缺失,转而向上海的洋银行寻求贷款。

  记者问人行南京分行负责接待新闻采访的信息科,此前广泛报道的爱立信转向花旗贷款19.9亿元的说法是否存在。她说,那是“不实的”。

  可是,“哪个记者会想到银行的新闻通气会会出现差错呢?”看来,这是媒体应该反思的地方。

  倒戈新闻意义超出新闻本身

  倒戈新闻爆出后,南京及江苏全省金融界开始深刻反思。

  爱立信之所以转向上海的外资银行贷款,直接原因是南京的中资银行无法满足它的要求。爱立信与上海两家外资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后,自然开始相应降低对南京中资银行的贷款数额。人行南京分行认为,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中资银行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已迫在眉睫。

  人行南京分行分析认为,2001年,江苏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比2000年减少了100个亿,绝大多数都是被外资银行拿走了。外资银行通过什么方式拿走的?肯定是金融业竞争的结果,如比金融产品的齐全、服务的优劣乃至利率的高低等等。

  江苏省内的工行、建行、中行等银行的老总对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早已开始觉察。他们说,洋银行早已把我们的大户资源摸得一清二楚,各个攻破。中资银行再不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革改组的步伐,将会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爱立信事件正是在这节骨眼上发生的绝好的教材,像警钟一样。

  读者对倒戈新闻的关注程度也超出预料。这几天,网民铺天盖地般地发表对此事的看法,几乎众口一词,批评中资商业银行服务差、贷款条件苛刻等等,呼吁中资银行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

  拿爱立信说事儿,爱立信肯定不愿意。但如果倒戈新闻对中资银行产生激烈震荡,换来一场大的彻底的观念变革,倒真是件好事。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