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6日

星期

   

年轻赤子打造“中国芯”

本报记者 罗旭辉 通讯员 卢婷

  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一些部门不得不使用国外微机及服务器操作系统,给国家安全留下巨大隐患———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年仅30岁的李德磊博士,最近被国家“十五”预先研究专家委员会任命为计算机与软件专家组副组长。自国家为实施五年计划成立预研专家委员会以来,李德磊是最年轻的成员。同时,李德磊还是国家863信息网专家组成员,是国家863计划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专家组成员。

  李德磊被委以如此重任,源于他在打造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

  操作系统被业内人士称作计算机大脑。长期以来,中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航空航天部门等许多关键行业,使用的微机、服务器操作系统,都来自国外的大公司。

  这一状况给国家安全留下巨大隐患,因为许多国外公司的操作系统设有“后门”,外国人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用户信息,甚至发布命令,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使用国外产品,还必须支付垄断高价。李德磊说:“我们辛辛苦苦种粮食、缝衣服挣来的外汇,人家卖操作系统就轻易地又拿走了。”

  1999年底,中科院软件所成立先进软件联合实验室,研制中国自己的64位操作系统。李德磊奉命带领50多位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科技人员,昼夜奋战,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国内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4位操作系统———东方红日。

  目前,外交部、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等40多个行业近200个单位,已经或正在用东方红日替换国外操作系统。

  国家某部委以前使用的网关是国外某知名品牌,每隔一两周就出现异常荡机现象,需重新启动。东方红日研制成功后,该部委第一个用来替代原有的网关,效果很好。

  CPU被比作计算机的心脏。据李德磊介绍,我国CPU与国外水平的差距,“不是1比100倍或1比1万倍,而是1比10万倍”。“研制自己的CPU刻不容缓”。

  担负这一重任的,也是一批年轻人。

  35岁的唐志敏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室主任。2001年8月,他和70多位平均年龄仅26岁的科技人员一起,研制出“呈现通用CPU特征”的龙芯验证芯片,标志着中国自己的通用CPU研制取得重大成果。

  几乎同时,北京中芯微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块嵌入式CPU———方舟一号,装有该CPU的样机已在重庆等地试用。这一CPU的研制者们,许多是年轻的“海归”派。

  打造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艰苦异常。

  李德磊回忆研制东方红日的岁月:“除了吃饭、睡觉,大家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扑在工作上。突击阶段整整一年,大家困了就躺在实验室过道上睡一会。有个小伙子半年没出实验室。工作结束时,很多人嘴上都起了泡。”

  但他们向记者谈的更多的,是为国家效力的责任感。

  当然,他们也有苦恼。

  李德磊最大的苦恼是: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困难重重。

  国外公司为挤垮国产操作系统,不惜狠命折价销售产品。国内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因为种种原因也不愿采用国内产品。这些原因包括:国产操作系统质量、价格与国外产品比没有优势;担心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出问题要承担责任;一些国外公司开出购买其产品可出国考察等诱惑条件。

  李德磊说:“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以较小的质量代价换取巨大的国家安全利益。”

  唐志敏最大的苦恼,则是CPU研究队伍力量不够。“Intel的芯片设计队伍有上千人,我们的CPU研制组只有几十人。而且,中国缺乏对CPU从设计、加工、测试、封装等都很精通的人才”。

  他们向记者呼吁:“打造中国核心技术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关注、参与和支持。”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