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5日

星期

   

科学•视点
京城四月“飞雪” 武汉樱花“早发”
老天变脸蕴藏气候危机

实习生 程曦 本报记者 张东操

  今年4月上旬,北京便开始满城的杨花飞舞。而往常这种“飞雪”景观最早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

  无独有偶,今年3月上旬,武汉大学的樱花也比往年提前10多天竞相绽放。

  专家表示,这是气候变暖带给我们生活变化的一部分,在这些异常现象背后,蕴藏的其实是一场深刻的气候危机。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我国刚刚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个最暖的冬天,北京、武汉今年1月的气温更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最高值。

  就北京而言,3月的冷空气来去匆匆,到3月31日,气温攀升至28.7℃。温暖的天气使得动植物的乳化期、开花期等普遍提前,生长期拉长,北京5月“雪”4月飘看似奇怪,但其实也并不足为怪。

  除了动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我们头顶的天气也开始让人越来越不明白。4月初,一股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横扫我国大部,多数地区下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甚至冰雹,期间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再度出现扬沙天气。有专家称,这是近年来我国早春时节罕见的天气现象。

  这些异常现象无不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

  陆均天介绍说,最近10多年来,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与全球变暖大背景基本一致。最近20年全球平均气温是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我国则自1986年以来,连续出现16个暖冬。在这个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正在悄悄改变,其中有不少是“麻烦”。

  气候变暖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是,“三北地区”尤其是华北出现干旱化趋势。1999年到2001年,我国北方连续3年遭遇特大旱灾。长江以北地区严重春旱,大部春夏连旱、持续时间长;江淮地区出现近几十年来罕见的伏旱,去年7月,淮北最大的水源地———洪泽湖基本枯竭,淮河主航道断航。

  干旱诱发了大规模虫害,2001年成为蝗灾的特大爆发年。仅“东亚飞蝗”,就袭击了我国191.6万公顷的土地。连历史上与蝗灾绝缘的辽宁省葫芦岛地区,也未能幸免。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严重的干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我国沙漠化土地在1980到1990年的短短10年间,就扩大了8.46万平方公里。在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塔里木河、青海湖等天然河流和湖泊都不同程度地萎缩、咸化、干涸甚至消亡,“临广泽而带清流”的景象难以复见。

  随着沙漠、沙地的不断蔓延,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日渐频繁,且来势凶猛,西北地区“黑风”肆虐。2001年春季两个多月,我国先后出现了18次沙尘天气;今年3月20日左右,我国北方更遭遇了近10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黄沙浮尘甚至波及江南地区。

  我国半数的城市和40%的人口都位于沿海地区。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另一个后果是海平面上升。而近年来的监测证实,我国海平面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渤海、东海、南海的海面每年都在缓慢升高,而天津、江苏、上海和广东等省(市)的海面上升速度超过平均值。上涨的海水不仅侵蚀了海岸,造成沿海农田的盐渍化,还给沿海地区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不仅如此,气候变暖还会使水循环加剧,引起天气、气候的更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国家相比,全球气候变暖给我国造成的影响更复杂、激烈:黄河断流,暴雨洪涝、低温霜雪……类似极端气象事件和重大灾害的发生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专家又指出,气候变暖带给我国的不一定都是坏消息。比如,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气候变暖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我国副热带地区北移至黄、淮、海一带,原来只能种两季稻的地方现在可以种三季,冬小麦的种植区也会扩展到辽宁甚至更北。但是,水稻和冬小麦在这些地区的种植风险将加大,种植业也可能会因此减产5% 10%。此外,我国部分专家作出的数值模拟预测显示:气温升高2 3℃将提高各地农作物的有效积温,使农作物有效生长期平均延长1个月,农业增产2%;另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30%会使光合作用在理论上提高20%,也有利于增产。

  但总体看来,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弊大于利。据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高1.4 5.8℃,海平面上升8 88厘米。如果继续无节制地使用矿化燃料,人类将为此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国际机构最近发布的全球气候公报指出,最近50年来全球升温是由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等)导致的,而且,在未来100年里,全球将保持升温趋势。

  我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并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拟定了今后10年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