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城知名高校每逢周末有一新景观———名车荟萃———一群大款先打“飞机的”,再驾奔驰宝马来读大学周末班。据说那些正宗的名校学子们见到名车荟萃的盛景,心境平和,说:我们是读书,他们只能算充电。
即便是充电,我觉得也是好事。中国历史上商人之所以形象不佳,一大堆难听的话,诸如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一类,概因学而优则仕,次优而师爷,再次而教师,不优或者干脆不学才商人。好歹有点儿墨水的商人就算儒商了,其实沾不了多少儒气。就像现在的有些名菜鱼翅,主要靠粉条充数,鱼翅没有几根。
现在不同了,大商人多有高学历,而且征战商场多年,越发觉得所学之不足,所以才到名校充电。这比到歌舞厅充电强多了。
前几天跟一企业家聊起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做不大。企业家说,因为缺少纵向分工的企业链。我以为是高见。我理解是如同卖包子的,自己想种麦子磨面,自己想养猪杀猪剁肉馅,自己还想种大葱剁葱花。这分明是《水浒》里孙二娘的经营理念,自己杀人自己包人肉包子自己卖。这跟人家微软只做软件、思科只做奔腾的芯、戴尔只做整机的纵向分工的理念差哪儿去了!
但是我还觉得,一些中国企业做不大,还在于其经营者没有及时充电。专业的充电是一回事,人文的底子也同样重要。有句老话说: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其实还有一句应该是微胜在聪明。聪明和智慧还差一个档次呢。好在这一点已经有一些企业家认识到了,所以京城名校开的哲学周末班,也是商贾云集,这不能不说是好事。
前几天报纸报道,清华大学正在校园里盖3座小楼,是给3位诺贝尔奖得主准备的,这3位泰斗级大师都是清华毕业。300来平方米,比起大款豪宅算不上什么。其中杨振宁先生已经在清华工作6年了,带了几位博士生。记者采访博士生,他们的回答让我大受启发:跟大师学习,给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大师几近完美的人格。我想,这也许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主要原因,也是“大胜在德”的最好诠释。
企业家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