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11日

星期

   

校园
校园DV:用另一种方式呐喊

实习生 刘海娟 程曦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5月9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礼堂内,同学们饱尝了一顿丰盛的DV大餐。7部公开展映的DV作品都出自该校学生之手,原创性百分百。

  DV,即digital video(数字视频机),它是当下最流行、技术上最成熟的民用视频产品。不独影视制片人、影视圈外的逡巡者开始用DV演绎“我手写我口”,大学生们也提起了数码摄像机,聚焦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直至自己的心灵。

  当晚放映的DV作品,长度大都在20分钟左右。无论是普通学生对生活、爱情的困惑(《假如春天离去》),还是宿舍管理员一天的酸甜苦辣(《学九楼小马哥的一天》),抑或校园边缘人的生存状态(《独》),它们关注的对象无一例外都在大学校园这个作者们最熟悉的圈子里,影片呈现的也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和感觉。点评嘉宾、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袁牧女导演表示,她最喜欢影片那种朴素、自然的感觉。

  除了校园生活的浓缩、再现,这些影片里还鲜明地透露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状态,比如孤独、比如烦躁、比如茫然,有些片子甚至完全致力于这些感觉的呈现。

  在参展影片《三个脱水的瞬间》中,干燥充血的嘴唇多次出现,同时不断吼出这样的旁白:“你知道人群中孤独的感觉吗?就是所有的水和感动都与你无关。”

  《黑咖啡与可可奶》中女孩把可可奶的袋子狠命扔向男友,男友狠狠地掷下烟头,烟头又被另一双跑鞋捻得粉碎。

  在单纯而强烈的镜头语言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作者喷薄而出的表达欲望,倾听他们声嘶力竭的呐喊。

  不同于北影、中戏等院校,人大本次参展DV的作者都不是影视专业科班出身,而是分别来自商学院、环境学院、法学院等看似与影视甚至文艺都毫不相干的院系,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拿起数码摄像机。很自然,他们的拍摄手法略显稚嫩。

  另一位点评嘉宾、 C CTV-7的制片人莫海潮指出,这些影片有很好的创意和思想,惟一欠缺的只是技术。参展DV中常见模仿的痕迹———《黑咖啡与可可奶》讲述4位青年男女之间的纠葛,莫海潮的评价是风格颇似王家卫;《假如春天离去》中的一段“时光倒流”则很容易让人想起《大话西游》和《罗拉快跑》。

  尽管如此,这些DV粗糙外壳下的本质内核仍显得弥足珍贵。对这些大学生创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手法和技巧,他们只是想说出蕴藏已久、不能不说的话。

  《学九楼小马哥的一天》的创作者王卫平是200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他说自己总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就像记者的表达工具是文字,我也想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找到它,感觉非常不错。”谈起他的DV,王卫平滔滔不绝,拍上了瘾的他声称要“将DV进行到底”。

  在全部影片中,《独》以其娴熟的技巧和精致的构思令人眼前一亮。袁牧女士评价其中用负片效果拍摄的一场“把主人公的心态推到了极致”,“非常享受”。该剧导演兼编剧王晓鑫告诉我们,她在高中时就写好了《独》的剧本,去年冬天终于拿起数码摄像机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加上从前积累的一些素材,因此实际拍摄的过程得心应手。她说:“我不会演戏,又不善于文字表达,但拍DV是一个人可以做出来的艺术。我家有很多 V CD,看了这么多片子,所以自己也想拍一拍。你选择的艺术代表你的一种生活方式,DV是如此亲切,以后还会拍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