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1日

星期

   

倾听新鲜陌生的声音:
影坛涌动新生力量

本报记者 吴晓东

  生于70年代的导演陆川5月18日站出来说:“前辈们的声音都很好听,但是大家听多了,现在到了该有新鲜陌生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了。”

  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办的“新人新作———处女作导演研讨会”上,和这个以《寻枪》一鸣惊人的年轻导演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的,还有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的导演张一白、《100个》的导演滕华韬、《我最中意的雪天》的导演孟奇、《高原如梦》的导演尚敬等。

  这是一个全新的群体,新得除了“新生代”以外还没有更合适的称呼来界定他们。像陆川一样,他们在看电影上,都属于杂食动物,在拍电影上,又存在着很多随机性。在科班出身的同行看来,他们不够专业;在完全外行的观众看来,他们的作品又有玩技巧之嫌。

  电影《寻枪》为初出茅庐的陆川赢得了无数喝彩,甚至被认为是国产电影兼具民族性和商业性的典范。同样描述理想实现过程的《100个》,从充满怀旧色彩的版画风格海报到片尾长达4分30秒的长镜头,主观色彩更胜一筹。导演滕华韬说,我想强调的是电影语言的自我性,更想做的是去接近电影的本质,我不担心没有观众。《开往春天的地铁》里, M TV式的镜头语言从始至终喷涌着张一白多年来在广告片和音乐电视方面的艺术积累。在他看来,从毕业到首次拍电影10年的经历比拍电影本身更有意思。

  引领了中国电影一个时代的“第五代”导演,是改革时代醒悟和思考的产物。今天,这种思考已经构成了一种新的重负和新的困境,它使思考自身被束缚起来。其中有些人偃旗息鼓了,有些人以“玩电影”为归宿。剩下的如陈凯歌、田壮壮,依然在影坛苦苦探索。

  至于张元、张扬这些“第六代”,导演冯小刚有个精彩的形容:“他们既没有走门,也没有走窗户,而是从地底下钻进电影这座宝殿里的。”

  相比之下,陆川们的创作心态似乎更随遇而安。陆川的愿望就是能接着拍电影。“其实我并不指望做一个职业导演,我只希望把我最有激情的这段生命给电影。”

  张一白、孟奇也一样,没有电影可拍的时候,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去拍他们的广告和 M TV,而且,心态绝对平和。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