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9日

星期

   

百姓话题
五月之冷

汪永晨

  五月中旬,我参加了几次民间环保组织的会议,突出的感觉是心热身冷。来自全国各地关注环境保护的人们,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可是在这样的会上,我的身体却被冻得够呛,旁边一位电视台的姑娘冷出满胳膊的鸡皮疙瘩。会议室里的冷,让每个与会者都穿着不和时令的衣服。冷源就是空调。

  中国现在建房子还在追求所谓的空调舒适房,很多没有窗户,整天开灯,夏天完全靠空调。这样的设计师在国外已很落伍,但在中国却仍时尚。

  五月的北京被称为花季,炎夏并未来临。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五月的北京,空调就已成了很多场合的主角。似乎少了它,就无法“开锣唱戏”。

  那天傍晚,我走进清华大学一个会议室时,外面下着绵绵细雨,气温宜人。可一进会场不禁打了个寒战。会议室里3个空调的按钮都开着。很快有人请服务员把空调关上了。

  可是,半个小时内,空调被人打开,关上,又打开,再关上。最后一位台湾来的男士干脆站在空调前,大有“谁敢再关”的架势。

  我举手要求发言,我没有谈本该谈的话题———环保NGO(非政府组织)该做些什么。我讲,我们在豪华宾馆里吃着丰盛的自助餐,有的人只吃了自己取到盘中一半都不到的菜便丢开了,享受着动(冻)人的空调,嘴里大讲的却是可持续发展———不要再砍树了。去年我在云南昭通黑颈鹤过冬的栖息地采访时,亲眼看到住在那里的乡亲们,在一年只有半年有土豆吃,那半年还不知吃什么的时候,嘴里说的是,有我吃的,就有黑颈鹤吃的;有些山区老百姓,要翻两座大山才能砍到柴烧,而这些柴,竟是珍贵的高山杜鹃……

  我说完这些时,那位男士说,屋子小人多,空气不好,影响健康。我说,这样的天气也开空调,地球还能健康吗?

  屋里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有人提出举手表决。有人开始质疑清华大学建筑系,如此新式的建筑通风设备如此之差?接着有人发现这间会议室有两个窗户。窗户被打开了,风和着雨气进来了。屋里的人们又开始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公民社会能做些什么”的讨论。

  事隔一天,我又参加了在北京友谊宾馆开的“中国可持续消费论坛”研讨会。

  早上北京的天空依然是阴阴的,下着蒙蒙细雨。我穿了件厚厚的衣服,怕再给冻着。果不其然,即使有厚衣也挡不住空调的冷风,我用桌上的热茶杯焐着手。我环顾左右,厅堂两面都是大大的落地窗。友谊宾馆的通风设备本来不错,可是中央空调的入住,让这些美观实用的大窗户失去了用武之地。

  后来我和一位美国朋友聊天,我说为什么在美国很多人追求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采风、采暖的时候,中国人却把老祖宗留下的很多与自然和谐相处、勤俭节约的习惯丢在一边,追求所谓的现代化了呢?

  有经济头脑的美国人问我,是不是开窗外面有风沙,会弄脏了房间,还要请人打扫。我还真被问住了,没去想打扫也要花钱。可是喜欢算账的美国朋友又问,中国空调的费用高还是请人打扫的费用高?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低,可能还是观念的问题———地球病了,和自己关系还不是那么密切。

  我也希望生活得舒适,可北京的空调都从5月一直开到10月,要用多少资源?产生多少热岛效应?这位美国人说他的一个中国朋友,150平方米的住房,有6个空调。而每一部空调在产生冷气的同时,也会在它周围释放很多热气。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降低外部空间热气的方法,难捱的热,到头来还得人类自己承受。这个账该怎么算呢?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