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8日

星期

   

经济时评
环环相扣的“难”

鲁宁

  6月4日,《中国青年报》“关注青年就业”报道,尖锐地揭示出中国人才市场的第一悖论———农村最缺科技人才,农科大学生最难就业!

  对“最缺”,报道通过中外单位人口中农技人员的比例对比(相差几十倍)做了最直观的注解;对“最难”,报道认为,官办农技服务网络“网破、线断、人散”是主要原因,而导致“破、断、散”的原因,则在于多数县、乡财政非常窘迫。

  的确,传统的各级农技站、农科所(政府农业部门下辖的事业机构),历来是农科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而且,这个主渠道对有志于务农的农科大学生,其实就是“华山一条道”,除非毕业生自找门路进机关做公务员或改行谋差。现在主渠道不断萎缩着,农科大学生要就业哪能不难!

  然而,导致官办农技服务网络萎缩的根本原因,绝非政府的投入不足。即使县、乡财政很充盈———政府舍得为此投钱,也照样改变不了旧的农技服务体制走向末路的格局。因为,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农业形态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农业,所需要的不是官办的农技服务事业,而是市场化的农技服务产业。

  曾经,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的农业组织形态下,农技服务的“官办模式”是合理的。但是,它的运作仍然是低效率的。要不然,为何“官办模式”运作了几十年(至今仍勉为其难地维持着此模式),中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依然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农技推广走市场有偿服务之路,是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前置条件,也是留住现有农技人员(每年都在大量流失)的前置条件。可是,农技服务产业在整个市场化农业产业中只是个配角而已。它要发育、生存和发展,须以农业产业的市场化作为依托。问题是,现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农地制度,决定了中国农业现阶段的生产单位是农户家庭。家家户户守着一亩三分地———整个农业产业由几亿个生产单位组成,农业的市场化———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除了空想,还是空想!

  假如农业产业的市场化已成气候,是否就一定能稳定农技人员的人心,吸引“新人”加盟这支队伍呢?从理论上说当然不成问题。但具体来说,还取决于其他非农旧体制的束缚能否突破。

  就说浙江省,近几年通过农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已出现农业相对集中经营的趋势。如果不考虑敏感的农地所有权,则农地的相对集中已具备了市场化农业的某些条件。看得更乐观些,农业市场化已开始迈步。可是,生产单位的扩大,“准农场”(农庄)的批量出现,并没有直接带动农技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也就是说,现有的农技人员还是不肯从旧体制里挪窝。别责怪他们观念落伍,必须承认的是,挪窝的成本太高。而要破除旧体制,又得先解决农技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并对他们以往的“剩余价值”进行赎买。再换个角度,旧体制没前途谁都看得清,新人当然不肯再往里跳。

  从农科大学生就业难扯出背后的一系列体制之难,实在是越扯越难。不先解决背后的难,就甭想着解决前面的难———譬如农科大学生就业之难。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