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日

星期

   

科学•视点•关注营养 关注健康
一方面全国每15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一方面营养师被派去食堂卖馒头

营养师的概念在中国太超前吗

本报记者 张东操 刘世昕

  北京的一家企业想进军学生营养餐市场,照有关规定他们必须聘请专业营养师指导配餐。企业跟着几个搞营养的研究人员转了好几天,人家也没答应,回答说没富余时间天天去指导配餐,光是挂个名不去指导又不符合职业道德。找不着营养师,搞学生营养餐的事就要黄了。“肯定不好找,我国每15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在“营养”圈子里德高望重的杜寿玢说,“而在日本每300多人就有1名营养师,营养师的总数是临床医生的2.4倍。”

  年逾古稀的杜老1948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协和医院营养科当营养师。在她看来,长期缺乏正规的培养机制、营养师地位得不到认可导致了我国营养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

  据她介绍,20世纪30、40年代,协和等医院专门挑选了一些大学生培养为临床营养师,这些人和她一样早已经退休。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营养师的培养中断了。80年代前后,卫生部门陆续办过营养师短期培训班,现在医院里的骨干临床营养师大都得益于那些培训班。1985年,浙江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等屈指可数的几所大学开设了临床营养学系。但2000年后,由于专业调整,营养学系停止招生,虽然有的学校还保留营养系的名称,但也只有一两名老师搞研究,每年招两三名研究生。

  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的苏宜香教授说,临床营养师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营养治疗和营养配餐,既需要营养知识,也需要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在医疗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美国有5万名营养师,其中不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而在我国营养师的培养、工作、职称都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营养工作的开展。

  仅有四五所大学培养专业营养人才,相对全国的需求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尽管如此,一些营养学系的毕业生仍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位曾经执教于营养学系的老师证实了苏宜香教授的观点,他说,有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的营养科,单位衡量其工作量的指标竟然是每天卖出去多少馒头。学生们不理解,同样是在医学院寒窗苦读5年,别人都是白衣天使,为什么偏偏临床营养学系的学生只能去卖馒头。一位儿科大夫自费去美国留学,拿了一个儿童临床营养硕士学位回来,结果还是到食堂卖馒头。没办法,只有不再提自己拿了营养硕士的事,回到儿科当大夫。

  临床营养师在医院的地位,使得营养学系的招生情况也不乐观。

  采访中,不少高校的老师都不太愿谈营养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位老师赞同撤销营养学系,她认为营养学系的学生专业太窄,不容易找工作。目前营养学仍然是公共卫生系学生的必修课,今后专业营养人才也可以从他们中产生,应该不会出现人才断档。而杜寿玢不同意这种说法,营养人才不可能只靠三四十个课时的必修课就能培养出来。

  还有的老师提出,营养师的概念在中国太超前,我们现在还不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给我们提供了一大堆材料说明,很多国家都是在经济发展初期用法律强化营养师的地位。日本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营养师法,对营养师的教育、培养、考核、使用范围都做了严格规定,学校、医院、单位的职工食堂及餐馆、饭店都必须有营养师。1901年 1945年40多年里,日本男孩平均身高增加3.2厘米;1945年 1995年的50年中,10岁男孩的身高增加11.8厘米。这其中营养师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且日本人中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营养界的前辈们不仅担忧营养人才的培养问题,更为医院的营养科忧心。医院要搞后勤社会化,一些医院把营养科推给食堂,食堂由社会承包。葛可佑说,只要营养师一指导,不管是食堂还是餐馆,成本肯定要提高,因为营养师更多地考虑怎么营养搭配更合理。这么一来,营养师的日子恐怕就更不好过了。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社会化了的食堂谁愿意请一个处处要提高成本的人?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