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3日

星期

   

23天零距离感受日本(上)

本报记者 郑琳

  J ICA、百人团等专有名词是在同一天进入我的生活的,我同时得知的还有,我将于10天后去日本访问。

  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 J ICA)受日本政府的委托,从1984年开始实施“青年邀请计划”。内容是邀请发展中国家的青年赴日考察和生活约一个月,借以了解日本、增进友谊、加深信赖。我国是1987年加入这一项目的,命名为“中日友谊计划”,每年由全国青年联合会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100名青年赴日。至今,已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万名青年通过该项目赴日考察,其中中国青年有1600人。

  5月22日,我所在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了日本东京成田机场。

  排队和环保

  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已经到了日本的,是在机场的洗手间。此前,虽然已经入关,但同样是黑眼睛黄皮肤的日本人,并未让我有来到异国的感觉。

  在国内的洗手间,如果人很多,你该排在哪个小门外简直就是一道智力题。也许你排的门前只有一个人,可由于她时间长,等你旁边那个和你同时等待的人已经上完卫生间,你还在久久地等候。但在日本的洗手间,大家都自觉地在门外排成一条队,无论是哪个小门走出了人,一定是排在最前面的人跟进。

  从排队中感受到的日本人的公平与秩序,是贯穿我在日本23天始终的。

  日本是个拥挤的岛国,尤以东京为甚,但却很少见到混乱的场面。上洗手间大家会排队,在地铁的自动扶梯上,人们也都自觉地在左边排成一行,右边留给有急事匆匆跑过的人。地铁车门开了,人们会立刻在门的两边排成两行长队,等下车的人下了,再鱼贯而入,见不到北京地铁高峰时间门外的人争相上车、下车的人几乎下不来的混乱场面。在路口,行人和车辆都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发生争抢。即使在深夜无车的街道,行人也会等到绿灯放行才过马路。

  此外,日本人的环保公德意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东京街头,我曾经看到一个20来岁的女孩不小心把手里的可乐纸杯打翻了,可乐洒了她一身。可她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我这样一个还自诩公德意识不差的中国人感到吃惊。她首先是把散落在地上的冰块拣起来,然后拿出纸巾一遍遍地擦地,直到地面再也看不出可乐的痕迹,这才站起身来擦拭被污染的衣服。

  另一次,在东京迪斯尼乐园,一个小孩儿把手中的爆米花口袋打翻在地。孩子的妈妈一边不停地和周围人说对不起,一边赶紧把地上的爆米花拣起来,包括滚到很远的和一些细小的碎末。

  东京迪斯尼乐园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两次童话人物大游行,在路边观看的人有数千之多。游行结束,工作人员只需把拉绳收起,一切就已恢复平静,地上看不到一张纸屑。我们同去的一个团员感慨地说,这要是在北京,这么多人的游园会结束,地面还不定狼藉成什么样呢。

  守时和细节完美

  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几乎是融进日本人血液里的。

  在日本,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会有大的时钟。我们接触到的日本人,也有许多是把自己的手表拨快5分钟。不能让他人等待,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人从小就受的教育。我们这23天,每天都安排有很多活动,每次都是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在迪斯尼乐园,由于去玩的人多,每个游乐项目都需排队。于是在每一个队尾,都有工作人员挂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您将等候××时间。这个数字会由工作人员根据等候人数的变化随时更换。

  一次,和我同住的同伴带走了我们房间的钥匙,我打电话给宾馆前台希望送钥匙上来。不到两分钟,就有一个人从走廊尽头的电梯出现,一路飞跑到我面前,一边按日式礼节给我鞠躬,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一边立刻给我开了门。而这个服务生,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妇女。

  在日本街头,几乎看不到有人大声说话或争吵。很多人手中都拿着手机,却听不到手机铃声,以至于我一直以为日本的手机都是振动式的。直到在日本家庭里听到手机铃声,经询问才得知,他们认为在公共场所铃声大作,是对周围人的打扰,所以只有回家才会打开铃声。

  在我们和日本青年的研讨会上,中方发言的时候,日方尽管一句也听不懂,还是会很认真地一直看着发言的人,而不会只等翻译的时候才认真倾听。研讨会的主持人一般要负责传送话筒,等一个人发言结束,日方的主持人通常都是跑着把话筒递给下一个申请发言的人。

  在日本的感受还有,完善的立体交通,东京地下铁遍布整个城市;城乡差异非常小,边远省份的农民与东京的白领生活相差无几;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售票、自动售货随处可见;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土地,“能绿化的地方全都绿化了”。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个先擦地,再擦衣服的日本女孩,是那个飞跑到我面前的妇女,是那个跑着递话筒,姿态滑稽可笑,却充分表达了对发言人尊重的会议主持。经济的腾飞也许只需几十年就可创造奇迹,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深远的努力。(未完待续)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