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1日

星期

   

1478万份答卷说明了什么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综述

人民日报记者 张强 光明日报记者 王海磬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以“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很好地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宣传贯彻《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中宣部宣教局和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光明日报国内部等6家单位共同举办了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

  3月1日,当100道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试题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5家媒体同时刊出,竞赛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大漠深处,正式拉开帷幕。

  参加人数大大超过预计竞赛结果推迟公布

  本次竞赛原定于5月下旬公布比赛结果,因为参与人数太多,阅卷工作量太大,不得不推迟到7月11日公布。竞赛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预计参赛人数可能超过百万,但实际参加人数远远超过了这个估计。到最后截止日,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答题卡1478万多张,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地区的45万多个单位参赛,参赛人数创同类竞赛全国之最。

  为了便于咨询,竞赛组委会公布了一部电话。竞赛刚一开始,咨询电话便络绎不绝,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为此,组委会每天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他们平均每天要接听100多个咨询电话,高峰时达200多个。竞赛活动期间,总计接听了近3万个电话。记者问参加值班的同志,每天接听这么多问同样问题的电话,有什么感受?工作人员说,有时一天下来很累,但是,电话中参赛者的认真和热情,每每令他们感动不已。

  13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已经落下帷幕。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次评卷只能用人工办法进行。评判1478万多张答题卡,工作量相当大。正如组委会负责人讲的,1478万份答卷代表着1478万颗滚烫的心,组委会要用同样滚烫的心来对待每一份答卷。为了做好阅卷工作,组委会求助于北京武警总队一支队。支队在值勤训练任务很重的情况下,抽出大量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斗,对每一份答题卡都进行了登记并认真评判。在评卷过程中,他们的标准是,一个不能漏,一张不能错,最后评判出67万张答题全部正确的答题卡。正是因为有了北京武警总队一支队官兵的热情帮助,才使竞赛阅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这里,应向他们致敬!

  记者日前来到竞赛组委会办公室驻地,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一摞摞纸箱、一件件邮包里装的都是小小的答题卡,20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答题卡占了一大半。也许不会有人对1478万这个数字做细致的思量,然而当你置身到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现场,你就会很容易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数字究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1478万多张答题卡,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堆积,它是神州大地贯彻落实《纲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生动情景的一个缩影,表明了亿万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人人关心道德建设 参赛不只是为了得奖

  在中国长安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公证下,组委会从67万张完全正确的答题卡中,以抽奖方式抽出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纪念奖2000名。当然,这只是1478万参赛者中极小部分的代表。对此,正如许许多多的参赛者所言,获奖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参与。这一切,在众多的来信中,从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来。

  组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宁夏固原县林业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资料一时难以找全,组织参赛的局工会主席老何每天都到书店查购。3月30日,老何偶然在一家书店找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书,如获至宝。当老何把书带回局里的时候,全局职工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兴奋地要把老何举起来。在老何的带领下,全局96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了竞赛。后来老何感慨地说,我们参赛不是为得奖,而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公民道德建设。

  重庆的参赛者许世洪在给组委会的信中这样说,社会如果没有道德规范体系,那将会成为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一家三口人花了很多辛苦参加这个有意义的知识大赛,目的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参与。这封字迹工整的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个普通家庭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情支持。河南安阳一企业干部金祥林在认真答题之后,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向组委会写来关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万言书。他说,现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太有必要了,这次大赛好像一场及时雨。

  百岁的吴西将军是本次参赛者中最年长者,他是当年参加百色龙州起义现今惟一健在的一位老将军。当老人得知参赛的消息后,非常认真地填写好答题卡,让工作人员送到组委会办公室。老人的那份认真,那份热情,令工作人员至今都感动不已。

  北京市通州区觅子店乡梁家务村的傅兆庆看到竞赛的通知,回到家便开始发动自己的左邻右舍,一共组织了12个人参加竞赛。为查资料,他往返跑了西单图书大厦好几趟。为答一道关于道德建设历史知识的竞赛题,他花了37.5元买了一本《三国志》,连路费前前后后共花了100多元,这对于生活本不宽裕的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此,他说,如果大家在德行方面真能有所得,花再多的钱也值!

  河北承德监狱充分利用这次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的有利时机,加强对服刑人员的道德教育。全体服刑人员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参与了竞赛答题,并在写有“增强道德修养,争做合格公民”的横幅上庄严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名服刑人员在参赛后感慨地说,回想过去,我们都是因为道德沦丧、私欲膨胀才走上犯罪道路。这次组织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无异于给久卧病床的病人送来一剂治病良药。

  本次竞赛的参赛者范围非常之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干部、军人;既有单位集体组织,也有个人家庭参与。在这1478万个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的参赛者中,他们所在的行业也许不同,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许不同,但是他们参赛的目的却是相同,那就是,热心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共同推进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密切联系实际工作 积极推动道德建设

  这次以宣传贯彻《纲要》、普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河南、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等许多地方,都把这次竞赛作为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推动工作的有利契机,组织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在新闻媒体上开设宣传《纲要》的专栏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关注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在许多地方的农村、企业、机关、街道,特别是中小学校,都把知识竞赛与工作学习结合起来,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既有声势,又有实效,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道德建设的喜人局面。

  铁道部对知识竞赛及时部署,精心组织,迅速在全路掀起了“学《纲要》、明道德、答试题”的热潮,部领导和92岁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也积极参与,铁路系统参加竞赛活动总人数达121.29万人。在积极参赛的同时,各路局还组织道德建设知识小分队、文艺宣传队深入沿线站区,广泛深入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使之更加深入人心。许多职工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竞赛,不仅学到了很多道德建设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作为铁路职工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锦州铁路分局对当月列车服务质量进行了调查,旅客表扬信比去年同期增长30%。外交部获悉竞赛的消息后,立即着手进行组织动员,部主要领导在外事工作异常繁重的情况下,仍亲自答题。3月底,部机关各单位便全部完成答题,共有3309人参赛,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道德教育。

  提起温州,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温州模式”。近年来,温州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力度,温州市委把参与这次竞赛活动,作为学习贯彻《纲要》、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他们印制了80万份答题卡和30万份试题,答题卡的回收率达99%。参加竞赛的有机关干部,也有居委会的大妈,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多岁的学生;既有市区居民,也有山区农民、海岛渔民,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来务工者。该市虹桥镇还出现了3000多家农户男女老少共同参赛答题的火爆场面。温州不单单把这次活动作为一次纯粹的知识竞赛,而是在参赛的同时,结合实际,举办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让全市上下普遍受到一次道德知识的教育,让基本道德规范更加深入人心。

  伴随着浦东开发而诞生的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191亿元总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党委清醒地意识到,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则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集团党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竞赛,组织100个基层党支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竞赛中。并将竞赛活动作为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将1922份答题卡派专人送到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承德供电公司共有职工1660人,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就达1520人。除去出差、休病假的,做到了全员参加。该公司工会负责同志讲,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在组织全体职工参赛的同时还举行了“企业与我”大讨论,让职工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1478万份滚烫的答卷从一个侧面说明,党中央印发《纲要》,合乎民心,顺乎民意,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就一定能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1478万份滚烫的答卷也说明,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广大人民群众是道德建设成果的享受者,更是道德建设实践的参与者,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道德建设、支持道德建设、参与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

  高尚的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迈入21世纪的中华民族,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升华精神情操,塑造新世纪民族之魂,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