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5日

星期

   

信用交易难逾个人隐私权
昆明资信饿倒在金山前

本报记者 晏清

  注册资金1030万元,依托政府成立的昆明资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资信”),如今连支付员工薪水都捉襟见肘,却有很多人攥着数倍于其资产的现金,削尖脑袋想购买该公司股权。

  6月中旬,昆明资信计划出让股权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各方关注。他们中间,有外资金融机构,有期待转型的国有企业,也有风头正劲的民营企业。

  2000年成立的昆明资信,是一家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征信公司,同时又承担着为政府建立市民个人信用体系的责任。它选用了结合美国和欧洲征信公司经营模式的方法———政府助推,资本运营。

  官方背景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将8家银行122万昆明市民的个人信用信息纳入了公司数据库,成为当地惟一一家资信类公司。

  昆明资信试图先行一步,在未来信用交易市场中,扮演一个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形象,通过信息的有偿披露来保证公司运作。

  然而,作为缓行一步的云南首家个人征信公司,昆明资信还是遇到了与国内首家个人征信公司———上海资信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资信”)同样的难题:没有竞争对手。

  在两地,上海邓白氏只做企业信用调查,不涉及个人信用服务领域;云南则没有人与昆明资信争夺锋芒。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合作背景下,上海资信一手帮扶成立了昆明资信。

  有分析说,问题出在游戏规则上。因为,两家资信公司参加的是一场没有规则的比赛。

  昆明资信成立时,只被告知个人信用信息绝大部分不能有偿使用,此外没有其他法规限制。“没有法规限制,同时也意味着缺乏法规的指导与保护。”昆明资信负责人陈华说。

  昆明资信拥有独家的个人资信资源,看到了盈利机会却寸步难行,公司潜在的盈利方向无法显现。

  此间,昆明资信700多万元的资金已经用于建立信息的数据库;员工开支是年均70多万元;与8家银行签订的是双向有偿使用协议:他们从银行获取初始个人信息时必须逐条付费,如存款余额下降率、信用积分、信用卡违约率等……加上今年数据库更新和软硬件维护费用110万元,公司资金缺口已经很大。

  昆明资信于是提出在年内增资扩股,希望股本扩至2000万元。然而,公司股东们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都想扭亏,但他们都深知公司的未来价值,不希望自己的利益被摊薄;另一方面,如果不增资扩股的话,他们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公司运作。“现在要花5倍甚至8倍的溢价购买我们股权的人很多,我们也确实需要更多的资金。对我们来说,融资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法律在界定个人隐私权上的模糊不清,这是资源变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陈华说,“国外同行的做法,通常是出售个人信用信息的产生衍生变量来获利,这对我们而言却是一个禁区。”

  大量的猎头公司、寻找特定消费群的厂家、广告公司等都愿意出高价让昆明资信提供个人信息,比如21至35岁、收入2500元左右的人群信息。由于缺乏法律支撑,昆明资信只能拒绝。

  与此相对的,是某些部门或个人从出售他人私人信息中获利。在当地,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装修公司就能从房地产公司轻松获取购房者的详细资料。“市场有需求,我们也有可信的资源,但放不开手脚。信用交易很难回避个人隐私权问题。”陈华说。

  当地人大官员表示,相关法规的建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了改善经营,昆明资信今年1月将个人信用记录向个人开放,允许个人查看自己的信用状况。

  公司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数据库信息的有效性———个人发现自己的信用信息有误时可以申诉,并在核查后得到修改,搞一点透明度;

  另一方面,还可以增收———每人每次查询收费50元。很快,需要出国信用公证的人、想进外企的人、相互需要个人信用报告的合伙人、猎头公司、房地产二手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都开始尝试使用这项服务。

  然而,半年来,昆明资信的查询量仅为1万次左右,查询获得率是71%,不足以弥补公司的资金缺口。昆明资信决定增资扩股,继续跟紧上海同行的步伐,将新的利润增长点放在向市场提供个人信用资格证明上,建设另一条产品线,真正开始扮演信用交易中的第三方角色。他们希望通过提供可靠的个人信用资格证明,能够取代信用卡申请担保公司的市场地位。

  云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方明认为,昆明资信面临着时间与法规的双重风险。他们手里有一把牌,在游戏规则没有确定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好牌还是烂牌,而等待规则就要承担时间成本。

  陈华说:“投资人看中的就是我们的资源潜力,但我现在最不愿意听的词就是‘金库、金山’,我们在门外徘徊得太久了。”(本报昆明7月14日电)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