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7日

星期

   

中国电影的焦虑与激情

mona

  在读《电影理论笔记》之前,手边一直放着洛奇的《小世界》。把“电影”和“理论”放在一起,只能使我回忆起曾经为了完成课业任务而读过的那些枯燥压抑的文字,然而“笔记”却是一个相对轻盈的词。真的不清楚我将面对的是怎样一种言语。郭小橹的电影理论可以像她的影评一样让人感到她的文字在呼吸吗?

  先去翻看书中的插图,在纷繁的剧照和海报中我找到了各种经典:属于好莱坞的经典,如《星球大战》、《风月俏佳人》;属于欧洲电影的经典,如《精疲力竭》、《劳拉快跑》;属于内地和港台电影的经典,如《红高粱》、《英雄本色》、《童年往事》;属于独立电影的经典,如《基督最后的诱惑》、《低俗小说》;当然还有女性电影的经典,如《末路狂花》、《钢琴课》。就这些插图而言,郭小橹似乎要成就一种综合性的叙述。然而进入文本后,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在郭小橹目光的深处,我们看到的是艰难的第六代导演,看到的是步履维艰的中国本土电影业。

  在首篇题为《被禁忌的电影》的一则笔记中,郭小橹比较详尽地论及了西方社会的电影分级制度以及西方电影中关于色情与宗教的禁忌。虽然这些占去了文章大半篇幅,郭小橹却是要引领读者对于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进行一番严肃的思考。

  我们怎么能够怀疑郭小橹会用干涩的理论使鲜活的电影文本丧失全部的生动性呢?她只是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为自己找到一种在论及当下本土电影的种种令人痛心之处时保持克制的方法。然而,那种郭小橹式的焦虑仍旧压抑不住地蔓延在书页间。

  这时,我已经理解了为什么郭小橹会在书的最后部分加入一篇题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的调查报告。在对各行业和各消费阶层的关于电影的调查中,郭小橹设计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诸如,你最喜欢的一部外国/中国电影,你最讨厌的一部中国电影,你希望中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在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回答中,你会突如其来地感到一种残酷。谁还在把电影束之于艺术的、意识形态的高阁,而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生死攸关的市场问题麻木不仁?谁来支撑起健全的中国电影体制?谁来成就中国电影的创造力?在郭小橹冷静客观的分析中有太多的无助。

  当然贯穿全书始终的,还有一种边缘化的情绪。这源于郭小橹的两重身分。首先是她作为女性的身分,尤其是作为一个在完全由男性掌控的行业中的女性。(实际上《电影理论笔记》中也汇集了郭小橹对于女性身份,对于女性电影的思考)其次是她作为“并不站在电影创作与电影生产的第一线的隔靴搔痒的知识分子”的身分。为此,郭小橹所能做的,只能是真诚地让自己全部的思考都面向我们的时代。

  看着照片上郭小橹那张被焦虑侵蚀却依然纯真的脸,我依然感到一丝宽慰,毕竟仍有人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冥冥中有神灵眷顾我们,如果我们真的足够真诚与执著。《电影理论笔记》郭小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39.80元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