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3日

星期

   

16位世界著名大学校长、82位中国高校校长共聚一堂,探讨――
大学校长怎么当

本报记者 刘万永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中国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但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要具备哪些素质呢?今天,当记者向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教授提出这一问题时,卢卡斯教授说:“大学校长应更多地考虑未来。”

  科林·卢卡斯校长是专门来北京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该论坛以“大学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好大学”为中心内容,演讲者都是世界顶尖大学的校长,除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外,还有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布尔哈特·劳胡特等15位校长和部分专家。

  听众也很特别———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有关高校的82位现任校长。国外大学校长将就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做专题性演讲,与国内大学校长开展学术交流。

  16位世界著名大学校长、82位中国高校校长共聚一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界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的聚会。

  “现代的大学必须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大学校长责任重大。”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阐述了大学校长的基本素质: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善于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而如何促进我国大学领导者拓展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领导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是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我国大学校长素质具有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空前发展,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增长到121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3.2%。同时,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又很严峻。一方面来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一方面来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陈至立说:“高等教育必须抓紧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的建设与领导管理问题。”

  “大学校长应该更多地考虑未来,而不是现在。”科林·卢卡斯校长给中国大学校长一些建议:要会忍耐,要了解科学本身的发展,把自己融入大学氛围,要鼓励教师做事,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

  虽然科林·卢卡斯校长说自己是来“向中国同行学习的”,但中国大学校长显然更重视向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取经”。与以往任何论坛的听众都不一样,在历时10天的论坛中,中方校长们晚上有一项任务:根据论坛宗旨并结合学术报告内容,分5个小组开展专题研究。论坛结束后,各个小组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后续研究,完善和发展论坛成果。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