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2年7月2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激扬青藏高原的生命诗篇
2002年07月24日 10:16:20

陈忠实

  好久没有读到这样激扬如涛的文字了。这是《天路魂》给我最直接最强烈的阅读感受。这是关于青藏高原最壮美的诗。

  打开《天路魂》书稿,我的耳畔便响起了《青藏高原》的旋律。我在几年前初次听到这首歌时,竟然热泪涌流,陷入一种长久的无言状态。我读《天路魂》的过程中,好几次抑止不住泪眼模糊。《天路
魂》当是歌曲《青藏高原》的诗性的阐释。

  激越飞扬的文字,发端自作家鲜活纯净因而才保持着敏锐的心灵。雪山。高原。峡谷。草原。无边无沿的戈壁。寸草不生、蠓虫不飞的生命禁区。作家笔墨所及,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高原的云彩美丽到令人悸颤。三棵树的绿色神奇得令人悸颤。绝杀千里的一声鸟鸣清脆得令人悸颤。这是最易令我心灵悸颤的生命的颤音。许是储蓄着丰厚如苍茫的青藏高原一样的襟怀,许是为着寻求诗心所可栖息的圣土……作家走上了高原,走近了灼烫如炙的沙漠。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对那一方净土保持敏锐的感受,才能对那一群纯朴的建设者发生心灵共鸣,且不说责任感吧。可以肯定的是,某些在龌龊的算计中得意的小心眼儿,是绝难感知那个高原的。

  激扬的文字发自对劳动的尊重。刘谦对诚实劳动的尊重的态度,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满怀激情的文字正是面对那些从事各种职业默默奋斗在高原上的劳动者倾诸笔端的。进入《天路魂》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大约有几十个上百个。有第一批踏破高原戈壁荒寂的人,有为寸草不生的沙漠种活第一株树、栽成第一片绿草的人,有打开第一方学校大门播种知识也播种文明的人,有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有普通的修路工人养路工人,有大学生也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有汉族也有蒙古族藏族同胞兄弟。其中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这贫瘠地区默默工作着,还有接替他们的儿女,继续着那条铁路的畅通和雄心勃勃的延伸。这个人人都可以书写英雄自传的群体,只有典型的几个人代表他们走上共和国的英雄讲台。即使几十万字的《天路魂》也还只是勾描了其中一小部分人的最简捷最闪光的一段故事。我总是在读到这些情景时忍不住心颤,总是感到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

  激情还来自对神圣的生命的礼赞。在青藏高原的这项从奠基一直延续了50年的铁路工程上,许多人不仅毕生付出了最诚实的劳动,而且付出了生命。刘谦的笔端在书写到这些情景时,表现出天才的文采,最准确最具分寸感的词汇流泻出来,描绘出可触可感的场景,传达着最纯朴最真诚的金子般的心灵之声,形成一波又一波冲击我的心潮的力量。刘谦对这些诚实劳动着的生命的礼赞,渗透在这些无名英雄的生命历程之中。那个牺牲在塌方中的湖南小兵李物昊,兜里揣着一封尚未发出的给母亲的信,仅仅几句话:妈妈:我想你,想家。站起来,我是你的希望;倒下去,我是你的太阳。这是一首真正的生命之歌。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宣言,伟大而神圣的宣言。有这样的宣言的青年,既获得整个群体的敬重,也有助于刘谦和我这样的作家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神圣。李物昊的生命宣言,无疑是那些为青藏高原也为民族的未来献出生命和默默奉献着的群体的共同宣言。

  我认识刘谦少说也有十六七年了。不是过从甚密,倒是一种疏疏淡淡的忘年交。印象中他善于议论,常有与他的年龄不大吻合的独到的敏锐和深刻。他说话极快,快得常常使我的耳朵有承接不暇而溢流的感受。说话快除了生理特点外,更多地显示着思维的敏锐。刘谦聪慧而敏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印象。我读《天路魂》,也读刘谦,读到了刘谦心灵中最可珍贵最令我敬重的东西。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