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9日

星期

   

英雄虎胆
――记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直升机团团长孙凤阳(上)

本报记者 李雪红

  在采访孙凤阳之前,记者听说了许多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其中之一是:有一年3月,一场特大暴风雪造成北京部分地区停电。当时,“两会”召开在即,北京市向部队紧急求援:请出动一架直升机协助查线。

  孙凤阳领命出征。查线区从北京长辛店到官厅水库发电站,4条万伏高压电线依山势而架。查线直升机需沿着电线爬坡下涧,既要与电线保持好便于观察的距离,又要躲避随时出现的障碍物。

  孙凤阳驾驶着直升机始终与高压线保持着20米的距离。当飞到一个山口时,突然一阵狂风卷着巨大的气流迎面扑来,直升机顷刻被吹向崖壁,机上的人禁不住叫出声来:要撞山啦!

  只见孙凤阳熟练地进行着一系列操作,镇定自若:压杆、蹬舵……一连串动作之后,直升机紧贴着山体稳稳地飞过,接着一个侧身下滑,又稳在了便于查线的高度。

  机上负责查线的技术人员脸都吓白了,直问:行不行?没把握咱们就回去吧。孙凤阳说道:放心查线,人在机在!最后当然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说实话,没见孙凤阳之前,记者对有关他的传奇有点将信将疑;而当真正认识孙凤阳之后,他的形象便在记者的心中定下了格:实实在在,胆大心细,不失硬汉本色。

  盛夏时节,记者登上了由他驾驶的武装直升机。直升机升空不用滑翔,不知不觉间,飞机已经离地。记者心里暗自喝彩:真棒!因为让人感觉不出的起飞并不是每个飞行员都能做到的。

  孙凤阳戴着头盔、耳机和墨镜,典型的硬汉只剩下半张很酷的脸,驾驶着他的“座骑”超低空掠地飞行。直升机一头往地上扎,绑着安全带的身体仿佛腾空了,失重和恐惧终于让记者失声尖叫起来。

  眼看就要和地面“亲密接触”,记者双眼紧闭,心悬在了嗓子眼。危急关头,直升机又忽然稳稳地“站”在了空中。此时,记者睁开双眼:田里的庄稼清晰可辨,戴着草帽的农夫向我们挥舞着白毛巾,黑红的脸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油光,农舍墙上的广告、白洋淀里惬意戏水的野鸭子……所见一切让人豁然开朗。

  大坡度盘旋,直升机侧立起来,让人根本坐不住。难受是一回事,更多的是担心,怕擦着地面,怕树梢卷进螺旋桨,最怕挂上星罗棋布的电线。当得知今天飞的最低高度只有8米时,记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别怕,孙凤阳还飞过两三米的纪录呢。”

  难怪人们封他为孙大胆,看来这大胆还真不是吹的。

  为新造的飞机试飞被称为“与死亡接吻”,何况是为出过事故修了5年的飞机试飞,谁愿而且谁又敢揽这“瓷器活儿”?

  孙凤阳就愿、就敢!他明白,如果此次试飞成功,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该型飞机的大修能力。

  大胆不是蛮干。试飞开始,胆大过人的孙凤阳变得心细如发。1米、5米、20米,直升机在众人提心吊胆的注视下,平稳而缓慢地提升着高度。一直到2000米,孙凤阳按照20多页厚的检查单的内容一项项查过。40多分钟过去了,仪表盘显示:一切正常!

  飞机落地,人们拥上来就把孙凤阳往庆祝宴上拉。

  “等等,还有拉极限没查呢。”孙凤阳的话让修理厂的行家惊讶不已,因为拉极限不仅难度高,而且危险极大。这驾事故机能飞成今天这样已是惊人,如果再飞,出了意外咋办?

  孙凤阳则不以为然,武装直升机可不是飞一飞摆摆样子就行的,不经极限考验,又怎敢保证能经得起战场考验。

  重返座舱,孙凤阳将直升机拉到1200米的高度,加速到260公里,然后猛一拉杆,直升机立即以40度仰角向天空剌去。顿时,直升机浑身抖动,发出刺耳的声响。关键时刻,孙凤阳只觉眼前一闪,极限指示灯亮了!这表明这架刚修好的直升机经受住了最严格的考验。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孙凤阳悄悄地把留给妻子的遗书撕掉了。

  认识孙凤阳的人都说他是条钢铁汉子。可记者却亲眼看到这位身高一米八的硬汉一天流了两次泪,为的都是同一件事:提到了他在执行任务时坠海身亡的老队长,“一闭上眼,我就看到那一汪鲜红的海水”。

  那汪鲜红的海水没有吓倒年轻的孙凤阳,反而更强烈地激起了他的斗志。“作为飞行员,我要飞得更好;作为战斗员,我要让手中的武器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那一个个令人心跳的传奇故事可不是仅凭大胆就能写就的。“军人就是国家的防盗门,我这样拼命干,就是要让老百姓放心:这‘防盗门’牢着呢!”

  忧患意识和使命感都极强的孙凤阳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每一次飞行,每一次执行任务,他都当作是在“加固防盗门”,而不敢有半点马虎和应付。

  那年,装备直升机团仅半年的武装直升机要打靶了。打不打实弹成了焦点。有人主张稳妥,因为“此机的武器系统从未在部队打过实弹”。

  “武装直升机连实弹射击的检验都没通过,那纯粹是摆设。”孙凤阳很不客气。

  说归说,可谁来打?看出大家对风险的忧虑,孙凤阳说,我试飞过它,我来打吧。

  又一次令人揪心的升空。一直到报靶员报告:火箭弹准确命中坦克靶中部,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

  尚在天上的孙凤阳还未来得及“OK”,就遭遇了一件航空史上史无前例的奇事:当他俯冲攻击完毕,将直升机从低空拉高时,只听“嘭”的一声,座舱的玻璃碎片贱了他一身。原来,这是他刚刚发射出去的火箭弹,打在岩石上又被反弹到空中。二次爆炸没将弹头炸裂,却与刚把它送“走”的直升机相遇,回“家”来了。

  历险又脱险的孙凤阳并未庆幸了事:这事要再碰上怎么办?几经琢磨、计算、试飞,武装直升机攻击地面目标后迅速大坡度侧飞脱离的成果,使此类奇事再未发生。

  大胆加智慧,孙凤阳和战友们一起,创下了我军陆航史上30多个第一!

  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一切艰险困难无所畏惧,是一个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现代陆军航空兵,仅有胆量是远远不够的,孙凤阳之所以成为“王牌”就在于他超前地看到了这一点。不信,请接着看明天的《凤眼见识》。

照片:朱民 德禄 王建民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