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0日

星期
 
中青在线小调查
您关注十六大的首要途径是:
互联网
报纸
电视
广播
短信订阅
邮件订阅
    

   

以人文视角审视科学的历程

○萧文 ●吴国盛

  1995年,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第一版)的出版,曾掀起了一阵科普著作阅读和出版的热潮。该书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多个奖项,还被新华书店总店《全国新书目》杂志评选为“新中国50年百部名著”。最近,作者对第一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10多万字和200多幅图片,修改后的第二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吴国盛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自由的科学》、《追思自然》、《时间的观念》等。

  ○您撰写的《科学的历程》(第一版)曾多次获奖,并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好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宗评价这本书时认为:“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请问,您在写作时是如何处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关系的?与国内外的同类书相比,这本书有什么不同?

  ●这本书在写作之前就被定位为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所以在写作时就很注重通俗性问题,但是我个人应该算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史工作者,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不可能不带着一些专业眼光。为了通俗,我比较多地讲了些故事;为了学术,我又对一些流传很广的故事进行了一下分析,指出它们是否确实可靠,是否有历史依据,在科学道理方面是否讲得通。比如,牛顿看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看开水壶烧开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抛球的故事。当然,学术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协调,不只是表现在讲故事方面。与国内外科技史著作相比,这本书历史图片比较多,历史线索比较完整,有我个人对中西科学技术史的理解渗透其中。

  ○继《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科普书热销后,最近一些国外的科技史书,如《物理史》、《化学史》等,也受到了国内读者的欢迎,这一现象对您写科技史书有什么影响?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国内读者对科学史的欢迎,表明公众对科学的人文性有了自觉和认同,读者不但希望了解科学知识本身,而且希望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历史来源、科学家的个人经历。全面地理解科学,正是我们的社会走进科学时代之后的一种内在的要求。这种情况对我的写作也是一种鼓励。

  ○您在《科学的历程》的第二版中增加了10多万字,请问主要是增加了哪些内容?

  ●第一版问世之后,许多读者提意见,说20世纪写得太简略。事实确实如此。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上的原因,我写到后来有些不耐烦了,想尽快结束;二是观念上的原因,我一向觉得,离得近的历史不容易写得清楚,简略一点反而比较保险。第二版增加的10万字基本上是有关20世纪的,主要补充了生物工程技术、系统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内容,还不能说对20世纪有全面的叙述,但至少补足了我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您在写这本书时,感觉哪些问题是最难处理的?在处理这些问题中,是不是更多地渗透着您个人的人文思考?

  ●由于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著作,如何综合、如何取舍是最大的难题。比如,中国与西方的内容如何排列是一个问题。中国的古代科学走着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历史线索与西方没有交叉,一部主要以年代顺序来编写的历史如何处理它们?过去有些书完全按年代的顺序把中国科学史与西方科学史混编在一起,我觉得这样不好。再比如,科学思想史与技术史,与社会史的比例如何搭配的问题。我在希腊科学方面花了不少笔墨,比一般国内的科学史书给予的比例要多得多,这里有我的理解。另外,在一本科学史书中花这么多的篇幅讲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也是完全出于我个人的理解。总的来说,所有不好处理的问题的最后处理,都渗透着我个人的观点。应该说,这本书比一般科学史书有更多的作者个人色彩。

  ○我发现,在这本书中您只用了三章的篇幅来写中国古代的科技史,并且对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只做了简要论述,请问,您对李约瑟难题是怎么看的?或者说:“中国在16世纪之前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欧洲,为什么到了17世纪之后逐步落后了?”

  ●“李约瑟难题”这个说法,是建立在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完全可比、从古至今一直可比的基础之上的。但我认为,这个可比性前提是有问题的。不是说完全不可比,而是说它们之间的可比性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可行性。这个不同的层面必须由“科学”一词的不同指称来规定。按照我的理解,“科学”一词可以有三种指称。第一,是指以牛顿力学为典范的近代科学;第二,是指西方自希腊以来的理性传统;第三,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知识与环境知识。中西科学的可比性只能在第三层面上,但即使在这个层面,也不能说完全可比,因为这些知识服务于什么目的,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是不同的。因此,李约瑟难题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话是说不清楚的,我认为可以有意义地分解为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在清代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这是就中国科学传统内部而言的)第二,为什么欧洲科学会在这一时期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三,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没有像欧洲那样诞生一个类似的、牛顿式的科学?前两个问题都是有意义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意义,它就像是问为什么梨树上结不出苹果。

  ○您最近还有其他出书计划吗?

  ●我近期将写一本科学通史的教材,与《科学的历程》相比,这本教材篇幅小一些,图少一些,学术性强一些,教科书的味道更浓一些。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旅游|图片|商店|网友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