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月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岭南团旗别样红
――广东共青团工作五年巡礼

2003年01月06日 03:17:55

本报记者 林炜 王海洲

  不当青年官 要做青年友

  ――本报记者与团广东省委书记万庆良的对话

  记者:2000年至今,广东团组织共修建65条青年志愿者路,我们注意到,沿途群众对此交口称赞。

  万庆良:共青团应该有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意识,要能够找准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最佳结合点。修青年志愿者路,我们感到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生动有效的载体来服务、教育青年。青年志愿者修路期间出力流汗,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国情、省情、乡情、民情都渗透在其中,对他们来说,这是付出,更是收获。

  记者:一条路,连接梦想与现实。

  万庆良:是啊,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还欣然为这些路题写路名:“广东青年志愿者路”。通过修路活动,团干部把团歌唱到偏僻的山沟,也走进了群众的心坎。

  记者:这几年,团广东省委做了不少事情,如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还有“青年科技创业园”、“八千里路走进百色”、“健康直通车”、“投身两大会战”、“服务百镇千村”等精品项目,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作为团省委书记,你是组织者、亲历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万庆良:这些事情,我件件难忘。就说“八千里路两广情,致富思源求进取”活动,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走进革命老区百色时的心情。一趟专列载着全省800多名团干,去追寻邓小平同志的革命足迹。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敬献花圈,心情非常激动。这些场景,让我们思考:今天的团组织,应该怎样带领青年继承先辈的事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思考一直在鞭策着我们。

  记者:这几年各地共青团的工作重心开始下移,越来越重视为青年、为社会干实事。

  万庆良:我们正是遵循这一大思路在做事。如:“学习三个代表,服务百镇千村”行动,培训团员青年和基层团干10多万人次,培训青年星火带头人和青年农民20多万人次。我们推出“健康直通车”行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吃药难问题。一年来,5000多名青年卫生医药志愿者走村入户,惠及13.8万特困群众,群众非常欢迎。

  记者: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上对共青团工作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共青团是培养青年干部、服务青年的好地方,也有人觉得共青团工作可有可无。

  万庆良:这是新时期开展共青团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的确,个别地方团组织影响力在减弱,有人讲“能人不进团支部,照样当上万元户”。特别是在农村,还出现了“一等人才去读书,二等人才去经商,三等人才去当兵,四等人才去打工,五等人才留家乡,留在家乡没事干,推来推去当团干”的顺口溜。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作难度是比较大的。

  万庆良:还有一段形容干共青团工作的顺口溜:没有权没有钱,做好工作靠“嘴甜”;没有权没有钱,忙里忙外没得闲;没有权没有钱,党有号召冲上前。事业不是讲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我常说,青年工作者要有“五气”:有正气,树共青团形象;有勇气,体现青年干部气概;有豪气,体现青年组织的追求;有朝气,体现青年机关特点;有大气,体现青年领头人的境界。

  记者:你有一次在广东省团干部大会上讲到工作作风问题,强调团干部要实现“五个转变”,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万庆良:是的,团干部要变谋职业为干事业,实现精神境界的转变;变当青年官为做青年友,实现思想情感的转变;变号召基层为服务基层,实现工作思路的转变;变按部就班为与时俱进,实现工作内容的转变;变唱独角戏为跳集体舞,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

  谋职业是为了生活,干事业是为了理想追求。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只能让人敬而远之,只有做到像朋友那样心灵沟通才能真正做好团的工作。变按部就班为与时俱进,需要团干部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拒绝停滞封闭的思路。变唱独角戏为跳集体舞,讲的是要广泛团结青年,形成合力,推动事业发展。

  青年志愿者路:潘启返的故事

  早晨6点钟不到,广东省新丰县茶坑村村民潘启返就在自己的反季节蔬菜园里忙活开了。因为上午9点以前,潘启返必须把新鲜的蔬菜摆放在100多公里之外的广州市菜场里出售。

  “蔬菜能够当天就在广州的市场上卖出去,要感谢青年志愿者们帮我们村修建的这条青年志愿者路。”一提起“青年志愿者路”,潘启返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茶坑村是广东省的“高寒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村民们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率先种植夏季反季节蔬菜,在短短的两三年里钱包就鼓了起来,很多村民信心十足,打算拆掉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建造小洋楼。但好景不长,别的地方发现这一商机后,茶坑村的劣势开始凸显出来。

  “过去我们竞争不过别人,主要问题出在交通不畅上。”潘启返说。2000年以前,茶坑村的村民要到通有公路的小正镇,乘车要走两个小时“坡高地陡”的山路,进入雨季,经常遇到十天半月不能通车的情况。而对于种植反季节蔬菜的茶坑村村民来说,一年的收获却在雨季里。

  “新鲜的蔬菜经常运不出去,没办法,我们只好种一些耐腐烂的豆类蔬菜。”但这样给村民们带来的“灾难”却是空前的。由于全村种植的蔬菜品种单一,病虫害在村民们的菜地里肆虐,产量大减。也由于品种单一,来村里收菜的菜贩子,把收购的价格压得极低,村民们又无法“对抗”。

  “种菜赔本,还不如不种。”村民们的情绪开始变得低落,纷纷弃菜地而去。大部分村民决定把用来改善生活的“小康钱”,变成了“集谷防饥”的“温饱钱”。

  而村里公认的能人潘启返在“折腾”了几年反季节蔬菜基地、果园之后,不但没有奔上小康,反而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潘启返成了村里的闲人。几经折腾之后潘启返在“路”的面前没了底气。

  2000年6月下旬,团广东省委一则“义务修建边远山区志愿路”的招募启事在广东的各大媒体上一经刊登,就在广大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2.5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分赴16个贫困县全力投入到扶贫修路义务劳动中。

  作为当年团广东省委扶贫修建的16条义务路中的一条,茶坑村通往镇里的道路被定为“青年志愿者路”示范路。从此,潘启返也开始恢复“元气”。

  团广东省委办公室副主任黄庆辉当时是团省委驻村工作队成员。他回忆说:“先后有近6千人次的青年志愿者投入到茶坑村的修路中。”

  青年志愿者也带动起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村里的青壮年劳力与青年志愿者昼夜奋战在青年志愿者路上,老人和小孩上工地送茶水送鸡蛋,形成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壮观场面。

  2000年11月1日,广东青年志愿者路的示范路―――新丰县茶坑村至小正镇路段全线通车。至此,广东青年志愿者经过4个月大会战,当年建成16条路,总长达98公里。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路全面贯通。

  专程前来参加通车仪式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评价说:“以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方式开展扶贫等社会活动的做法,在全国并不是惟一的,但广东动员人数如此之多、规模之大,目前称得上全国第一。”

  “青年志愿者路”使茶坑村至小正镇的车程缩短为半个小时,而雨季再也不能阻碍茶坑村的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潘启返告诉记者,随着道路的畅通,他家种的菜的价格平均每斤增加了两毛钱。过去“伤心弃菜地”的村民不但恢复了种夏季反季节蔬菜,近一半的村民还扩大再生产,开始种冬季蔬菜。

  现在,茶坑村已经有十几户村民盖起了小洋楼。潘启返解释说,开始建房不是说这两年赚了多少钱,而是路修通后大家对未来的日子有信心了,敢把“防饥钱”拿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过去大家没有多少事干,村里的风气也不好,邻里关系紧张。年轻人没活干,打麻将成风。而现在大家的眼睛都向外看、向前看。一条青年志愿者路不仅是致富路,更是信心路、希望路,心灵的净化路。”潘启返说。

  目前,65条总长245公里的让像潘启返一样的广东山区农民建立自信的“青年志愿者路”正在不断向前延伸。

  羊城会亲:黄继豪的故事

  在团广东省委日前召开的“广东省新世纪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动员大会上,民营企业主黄继豪再次向广东省希望工程捐款10万元,并指定其中的5万元用于资助参加几个月后举行的“第五届广东希望工程羊城会亲”活动的25名失学孤儿完成小学学业。

  黄继豪所说的希望工程“羊城会亲”,是团广东省委实施希望工程过程中开展的一项品牌活动。它动员热心的健全家庭与孤儿结对,在让这些家庭资助孤儿完成学业的同时,还鼓励这些家庭与受助的孤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亲情交流,以弥补孤儿们在亲情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使他们在相对健全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

  团广东省委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在每年三四月份举行希望工程“羊城会亲”活动的几天里,浓浓的亲情就在一个个热心家庭和一个个孤儿之间涌动。由广东各级团组织在全省各地“寻找”到的数百名失学或面临失学的孤儿少年儿童集中到广州,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一个个与他们结对的热心家庭相聚。

  在“会亲”的日子里,“爸爸”、“妈妈”们纷纷带着他们结对资助的孤儿,与他们的亲生孩子一道逛商场购物、上动物园游玩,晚上再带回家里一起过家庭生活.在“家”里,孤儿们与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做饭、洗衣服、看电视等,享受和体验健全家庭的快乐。有的“妈妈”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结对孤儿同床共枕,说“悄悄”话,让孤儿们享受母爱。

  每一次的希望工程羊城会亲活动结束后,每一位孤儿与他们“父母”间的亲情故事都在延续。广东鑫湖投资公司董事长黄继豪及他的家庭成员已先后资助了40名孤儿。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黄继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召集自己资助的一些孤儿与家人一道吃“团圆饭”,并与他们相处几个小时。他说,之所以特别钟情“羊城会亲”这种形式的希望工程资助活动,是因为孤儿们在这种形式的受助过程中,不但找到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找回了未曾体验或久违了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亲情和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太重要了。

  健康直通车:叶红妹的故事

  “健康直通车”是干什么的?叶红妹又是何许人?广东的青年志愿者会热情地告诉你:“健康直通车”是由共青团广东省委等单位于2001年12月共同发起的活动,通过在卫生、医药系统专门招募成立“广东青年卫生医药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贫苦山区,送医送药送温暖,把党和政府对特困群众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

  而叶红妹就是得到“健康直通车”帮助的13.8万名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受助者之一。

  叶红妹家住惠州市博罗县,几年前不幸患上脊柱结核,身高从1.6米“缩短”到1.4米。

  2002年5月初,得知广州有一家慈爱医院可以为病人免费治疗的消息后,饱受脊柱病折磨的叶红妹,揣着一封饱含泪水的求救信和几十元钱,只身拄着双拐来到广州。但求医受阻,红妹流落广州街头。

  5月29日,当地媒体报道了叶红妹面临的困境。共青团广东省委、当地团市委获悉这一情况后,在第一时间启动“健康直通车”,筹款11万元资助小叶就医。6月13日,红妹在南方医院成功接受了手术,这位苦命的小姑娘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几天前,红妹给团广东省委写来一封信,告诉曾帮助过自己的好人,自己现已基本痊愈了,再也不用靠双拐走路了。从广州回去后,她开始用笔书写对社会的感激,有几篇文章已经发表。以后,她还要继续投稿。

  阳山县江英镇斜塘村是一个自然村,也是当地有名的“短命村”。村里人口几十年几乎没有增加,至今只有30多人,而且所有男性村民都活不过40岁,重病患者户户皆有,全都生活在贫困中。据调查,该村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远高于阳山县的总感染率(35.56%),其中感染两种虫的占37.04%。前来调查的专家认为,该村村民短寿多病不属于遗传原因,而是该村的地理及水质条件不宜居住,村民们摆脱噩运的办法只有全村整体搬迁。

  为了告别病痛折磨,村民们几十年来一直想搬家。上世纪90年代,全村集体搬过一次,但条件并未根本改善,村民们依然多病。于是又集体搬回。他们做梦都想建一个好一点的家园。得知这一情况,“健康直通车”组委会想方设法筹款43多万元,再加上当地政府投入一部分,终于按省文明新村的标准,将搬迁新村建了起来。

  “健康直通车”不仅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幸福,“健康使者”在其中也感受着快乐和幸福。

  一位“健康直通车”组织者告诉记者:“在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的日子里,青年志愿者翻山越岭,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每一村每一户。许多志愿者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患了病,却依然带病坚持工作。”

  一位“健康使者”说:“这一切是爱使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没有参加过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的。”

  去年三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方积乾向大会提案组递交了一份“社情民意”,郑重建议在全国推广广东正在进行的“健康直通车”行动。方教授在“社情民意”中说,“健康直通车”自启动以来,不仅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青年卫生医药志愿者在为农民送医送药的同时,还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方教授建议把广东省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的经验推向全国。

  广东共青团工作未来五年展望

  ●全面推进思想建团,努力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团的工作全局;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推进服务立团,努力提高团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服务建设经济强省勇于创新业;

  服务建设文化大省勇于树新风;

  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勇于闯新路。

  ●全面推进人才强团,努力提高广东青年人才的竞争力

  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

  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

  建立培养青年人才的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党建带团,努力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

  全面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努力锤炼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努力把团员队伍建设成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青年先锋队。

  ●全面推进作风促团,努力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

  大兴学习之风;

  密切与青年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全面推进事业兴团,努力提高团组织的发展实力

  加大团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构建团的物质依托;

  推动团的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团旗飘起来 团歌唱起来

  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两大会战”的号召,团广东省委从2000年6月底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共青团“实践三个代表,投身两大会战”行动。通过抓点示范、宣传发动、整合资源、强势推进,三年来,全省团组织共组织了5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修建青年志愿者路的义务劳动,在40个山区县修建了245公里长的65条青年志愿者路,捐赠修路资金累计已达500多万元,沿途有14.5万群众直接受益,为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品牌清单

  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

  2001年至2002年,广东省青年联合会与香港青年联会、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澳门青年商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新世纪大汇聚”活动,共组织了近1300名青年远赴井冈山、北京、秦皇岛、上海、南京等地考察交流,参观了毛泽东故居、上海市容、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石化、宝钢等大型企业。2001年8月,钱其琛副总理亲切接见了交流团全体成员。

  《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1999年8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首部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这标志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立法工作在广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各市、县(区)都已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6万多个服务站(队),130多万青年志愿者在全省各地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广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亮点。

  “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

  2001年7月,团广东省委联合省人事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等开展了首届广东省“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采取组织推荐和社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等10位杰出的和24位优秀的“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这次评选也是全国首次开展的此类评选活动。为此,团省委专门成立了“广东省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促进会”,并在珠海创建了“广东青年科技创业园”。

  《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

  2001年7月,团广东省委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通过大力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服务方式、宣传方式等“六个创新”,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政策、创业、技能、维权、信息、保障、文化、宣传等“八项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1年,全省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1151个,发展和找回进城务工流失团员30万,广东各级团组织已成为18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的知心朋友。

  “开口讲英语”系列活动

  从2001年11月开始,“开口讲英语”系列活动在广东省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在全省大学生中掀起了开口讲英语的热潮。“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盛况空前,共有15所高校的18名选手参赛,专业、非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广东省大学生英语话剧小品比赛”总决赛,共有18所高校的100多名选手参赛。

  广东青年文化广场

  1997年至2002年,团广东省委为了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在广州天河城广场开展了创建广东青年文化广场的活动。几年来,团广东省委在广东青年文化广场共举办了30多场由专业文艺团体和青年艺术家担纲的高水准文艺演出,举办了23场青少年科技咨询活动,共吸引各界群众50多万人次,将青年文化融入社会,使高雅艺术走向街头。

  “服务百镇千村”行动

  2001年2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全省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服务百镇千村”行动。通过抓点示范、驻点和挂点联系、结对帮扶等形式,重点抓好全省118个镇作为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了全省农村“共青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团广东省委以团建创新为重点,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各级团组织开展了举团旗、学团章、戴团徽、交团费、唱团歌、过团日等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健康直通车”行动

  2001年12月,在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启动了“健康直通车”―――广东青年卫生医药志愿者扶贫接力行动,通过广泛动员组织青年卫生医药志愿者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温暖,致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缺医少药、患病就医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共派出青年卫生志愿者120多批、5100多人,累计服务时间20万小时,诊治特困群众13.8万人,向特困群众捐赠药品价值近1000多万元。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