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月1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IC设计人才:信息时代的“顶尖白领”
2003年01月13日 11:22:13

张小明

  我国是一个集成电路(IC)的“消费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 IC的“生产小国”。我国国产 IC约占世界半导体销售额的1%,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20%。要发展我国的 IC产业,IC设计是当务之急,而核心技术的实现依赖的是高水平 IC设计人才。较之美国拥有40万的 IC设计人才,每年仍有数以万计人才缺口的现状,我国仅有3000到4000个设计人才!

  “中国芯”呼唤“IC人”!

  前些年我国的电子产品虽然发展很快,但几乎所有国产大型家用电器的关键芯片、国产手机的核心芯片、国产计算机的主要芯片,大都不是国产的,不是我国设计师设计的。其中的原因是,在集成电路(IC)领域里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其发展正在为人才所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设计机构数量已达240家,而在2000年底这一数字仅为100家左右。但是相对雨后春笋般诞生的设计公司,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极度匮乏成为日益突出的大问题:一些新开办的设计单位,公司注册了、牌子也挂了,却到处找不到高水平的设计师,虚位以待的情况比比皆是。更糟糕的是由于设计师的紧缺,导致了各用人单位之间对这类人才的恶性争夺。

  事实上,我国的 IC人才正在成为全球锁定的目标。北大微电子研究所一名博士生,刚毕业就接到一家美国公司的邀请赴美工作,并将与他的几位前几年出国、留美工作的同学在硅谷汇合。与前几年“留学―――工作―――定居”的人才外流轨迹不同,国外公司对中国国内培养的设计人才也敞开了大门。在芯片业,上海的工资在国内算是高的了,但与专门生产芯片的美国公司相比,低80%。难怪,上海高校每年有1200名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但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去了美国。

  美国现今拥有40万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即使是这个规模,它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才缺口。而我国仅有3000到4000位设计人才,与之相比人才数量相差悬殊;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设计人才的质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IC设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发展?赛迪顾问认为,除了具备 IC设计专业知识的普通 IC设计人员外,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级设计人才不但是重点而且是难点,而对高级 IC设计人员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则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经验的积累是 IC设计不可或缺的财富。加快 IC设计人才经验的积累是尽快发展我国 IC产业的必要途径。但由于经验的积累通常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通过与国际先进的 IC设计公司合作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应该是个捷径。

  ―――对应用市场的敏锐洞察力。集成电路并非最终面向用户的产品,只有应用在整机和系统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在我国 IC设计业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需要那种具备敏锐的市场需求洞察力及相关的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来选准突破口,创造出自有特色,这是企业生存和继续扩张的前提条件。

  ―――成熟的项目管理人员是 IC设计企业发展的保障。任何一个成功的 IC设计都必须由逻辑、版图、建库等多个设计阶段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 IC设计的项目管理异常重要。此外, IC设计与集成电路的上下游产业关系密切,测试、流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技能,目前,缺少技术全面的成熟的项目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国内 IC设计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规模化的 IC设计企业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目前,我国的 IC设计企业大多是十几个,甚至几个设计人员的小企业,然而随着 IC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规模经营、规模生产,才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向,设计企业也必将向大型化发展,因此 IC设计企业急需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亟待走出“单打独斗”

  未来我国 IC人才培养架构的全貌还没有人能够完全描述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IC企业必须介入其中。为了弥补高校的不足,已经有企业开始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自己动手培训人才。但现实的问题是,尽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自主培养人才的决心仍显不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承担了人才培训的高额费用―――这是许多中小公司所难于承受的,另一方面企业又要应对人才流失给其带来的风险。为了自己的付出不至于最终成就了他人的“嫁衣”,企业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费时费力的人才培训,而通过“给高薪、互挖‘墙角’”来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这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

  于是,怪圈形成:企业个体基于市场现状的理智选择,却导致了人才整体供求的混乱。这就需要除企业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出面平衡,这种力量就是政府。

  目前国务院全国信息化推广办公室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及深圳的一些企业联手,正在联合培养集成电路EDA人才。人才培训的费用将由政府、企业和受训个人共同承担,他将其称为“三三制”。而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培训模式,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随着 IC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应采用各种手段大力鼓励不同途径的 IC设计教育和培训,除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外,国家应尤其鼓励工业界和科研界联合运作教育和培训项目。借助政府、高校、EDA厂商、 IC设计企业以及整机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合作、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我国 IC设计业培养不同层次的 IC人才,是集成电路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智力资源保障。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