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月2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看到就说
“考古热”折现文博人才的寂冷
2003年01月21日 00:03:29

谢志伟

  对考古界来说,2002年无疑是物丰厚载的一年。据2003年1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考古专家公布了2002年度国内考古六大发现。而刚跨入新年,考古领域又有多项发现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如在江苏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出汉代马厩模型等精品文物,在秦始皇陵封土堆北侧发现巨型陪葬坑,在四川成都发现4300年前盐店
古城遗址。而在有关方面对阿房宫进行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了疑为宫殿墙基的夯土和一枚铜镞等遗址遗物。有关专家说,这次对2000多年前的阿房宫遗址的首次发掘,有望解开一些千古之谜。

  不过,与考古界形成的热闹相比,却是与之相关的文博人才所面临的窘迫境遇。

  原本,考古就是文博工作者的分内事务。比如一件文物出土,需要他们鉴定该文物所处的大致年代;如果文物受损严重,需要他们运用专业技术进行整理修复。按理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大国,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储备应当十分充足,然而,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文博教育研讨会上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依靠我国现有的文博人才,即使现在不再有新的文物出土,也需要1600年才可以修复完现有的文物。至于有经济、法律、高科技知识背景的文博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更是凤毛麟角。

  国家文物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文博行业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人员等在内)共6.3万人,即使算上民间艺人等不在册人员也不过7.8万人。而全国从事文物修复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其中从事馆藏文物修复的300人,从事金属文物修复的70人,从事陶器文物修复的52人,从事字画文物修复的42人,从事革命文物修复的则只有12人。而且,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自学或“半路出家”拜师学艺的(1月9日《文汇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肩负还原历史责任、同人类祖先打日常交道,传承珍贵历史养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文博领域,竟会遭遇人才衰微且面临断层脱节的窘境。

  之所以造成这种“外热内冷”,在我看来,除了考古职业在一般人眼里过于“枯燥无味”、属于“冷门”职业外,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它过于困窘的“社会待遇”。由于种种原因,文博行业是目前最贫困的行业之一,过去国家一年拨给文博系统的科研资金只有70万元。如此微薄的科研经费,不要说吸引和留住“术业专攻”型的人才,对已发现的古迹遗存进行有效保护和研究恐怕也是难关道道。

  事实上,我们很多文物处理方面的难题都必须依靠国外的力量解决。要使这一尴尬态势得到有效改观,无疑需要有关方面加大对文博领域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否则,就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所说,虽然中外文博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但这种交流永远只能停留在我们提供文物,国外提供技术的“不平等”状况上。

  我国是公认的文物大国,但愿这种大国之“大”,能在固有的历史渊源和地大物博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跨越。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