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云南藏民用自己的影像传达自己的文化
2003年01月23日 00:38:57

本报记者 张文凌

  在一群学者的帮助下,生活在云南迪庆高原的藏民第一次用摄像机拍下了自己的生活,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文化观念。这些纪录片被制作成VCD,成为当地乡村小学本土文化的影视教材―――

 

  将于2003年3月在昆明举行的“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上,会出现一组别致的社区影像。这组影像记录了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而摄制者是生活在乡村的普通藏民。

  “影像应当给予民众一种声音,而不只是一种信息。”2002年,人类学博士、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郭净和他的同事带着一个全新的想法,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的3个村子,完成了这项在中国乡土农村从未有过的“社区影视教育”。

  项目的成果是3部纪录片:《黑陶人家》、《茨中圣诞夜和茨中红酒》、《冰川》。参与拍摄和编辑纪录片的人员,除3位社科学者外,其余6人分别是生活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村民和民间知识分子。这些生活在乡村的农民,第一次用摄像机拍下了自己的生活,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文化观念。

  曾有10多年田野调查工作经验的郭净在乡村看到,“乡村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是别人的影像资源。他们除了被动地观看,很少利用影像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而学者拍摄的影像,带着外来者的视角,很难深入揭示社区工艺、信仰、生产活动的细节,更难准确捕捉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变化。更重要的是,很多影片的拍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科研成果、参加会议和电影展,并没有给拍摄的社区带来什么利益。

  在参与了一些社区发展的国际项目,受到了城市“DV运动”流行的启发之后,这些学者决定将影像民间化,“把影像制作的权利,以及利用影像开展公众教育的权利交到普通人手上,多样化的声音便在屏幕上出现了。”

  2000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在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的指导下,这项“社区参与性影像教育”开始实施。郭净和藏族学者熙绕桑波、纳西族学者和渊成为该项目的主持人。

  项目的地点选在了香格里拉县的汤堆村以及德钦县的茨中村和明永村。

  第一个拍摄点汤堆村是云南藏区著名的陶艺村。该村的手工黑陶制品历史悠久,有“黑陶之乡”的美称。项目组选择了全村手艺最精湛的制陶艺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孙诺七林和他的儿子来完成拍摄工作。

  在孙师傅拍摄过程中,项目组没有到村里跟随拍摄,他们希望村民在不受外部干涉的情况下,自主决定拍摄题材和方式,哪怕这种方式很幼稚。两个月后,项目组收到孙师傅父子拍摄的5盘带子,内容除了他们家做陶的过程,还有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妇女劳动、佛事等活动。

  第二个拍摄点茨中村是迪庆藏族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代表。该村村民信仰两种宗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100多年前,随着天主教传到茨中,法国葡萄和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也带进了茨中这个从来不种植葡萄的山村。迄今为止,葡萄和葡萄酒仍是茨中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参加该村拍摄的成员除了熙绕桑波外,还有3位村民―――66岁的藏族乡村教师扎西饶登以及54岁的藏民吴公底和他的儿子―――他们是村中有名的葡萄酒酿造工匠。经过与3位村民的商量,项目组拍摄了茨中两种宗教与村民生活内容的联系,以及采摘葡萄和制作葡萄酒的全过程。

  第三个拍摄点明永村坐落于神山卡瓦格博(即梅里雪山)山脚。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日本、美国的登山队就曾多次试图征服这座雪山。明永村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明永冰川。

  其实,项目组最初并没有把明永村列入拍摄计划,直到他们遇见当地人扎西尼玛。

  扎西尼玛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曾当过秘书、开过旅社,现在县旅游局上班。持续10多年的登山活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外来文化对当地人生活和信仰的冲击,使扎西尼玛深感不安。而在协助一些电视台拍片过程中,扎西尼玛发现他们都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并没有传达当地人的意见。

  在项目组的帮助下,扎西尼玛实现了要自己拍片的愿望。他拍摄的切入点是冰川消融带来的观点冲突。“在学者看来,冰川的消融是地质长期变化的结果。但当地藏民却强调文化的影响,认为冰川退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为此,扎西尼玛访问了村里的一些长辈,用影像记录了他们讲述的神山故事以及对开发冰川的看法。同时,他还采访了当地政府部门和旅游公司,把各个利益群体对冰川旅游的意见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反映当地人观点的纪录片。

  郭净说:“我们这个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把发表影像的权利交给当地的村民,更重要的是要把有关本土文化的影像,变成视听课程,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

  2002年4月,汤堆小学的小学生们在孙师傅的家里观看了《黑陶人家》,孙师傅成为了这部片子的解说人。郭净说:“孩子们在看完片子后爆发的激情真让人感动。他们纷纷动手做了自己的陶罐。”

  同月,《茨中圣诞夜和茨中红酒》在茨中小学的电教室放映。随后,小学生们在两位拍片子的村民带领下,参观了茨中教堂、教堂内近100年的古酒窖,并到葡萄园学习葡萄种植和管理方法。

  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还要求学生们根据学到的知识画一些图画,并访问当地艺人,讲一个故事和写一篇有关本村历史和文化的作文。

  “我们把这种影像教育的形式称为:学习我们自己的传统。”郭净说,文化传统的流失和衰落,是很多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体系与社区传统教育体系的脱节。在今天农村学校课程中,几乎没有本土文化的内容。大部分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按主流社会的要求,通过考试和升学,进入就业的行列。与当地生活有关的知识,没有列入学校课程,自然就丧失了传播的主要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试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脱离了当地自然文化环境和生存发展环境。

  郭净认为,素质教育和电化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仅是城市的青少年,也应该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由于语言和文字的障碍,他们更需要通过影像的帮助,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本土文化传统,使他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价值观。

  现在,项目组的理想是:“经过数年的努力,在中国西南农村建立一些示范点,进而形成一个社区影像教育的网络。”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