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月2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拉罐中奖”又来骗人
2003年01月24日 00:28:28

 

  据新华社上海1月23日电(朱青 杨金志)随着返乡民工潮的到来,一度猖獗的“拉罐中奖”骗局在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再度出现。警方就此提醒民工朋友,切莫贪小便宜而上当。

  近日,安徽打工妹小王从上海南汇搭乘中巴车,准备到市区转车返乡。行车路上,静寂的车厢里突然传来“嗤”的一声,接着
有人大声嚷嚷:“哟,你中奖了!”小王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傻里傻气的人手里拿着一听易拉罐饮料在呵呵地笑,边上一个穿格子服的男子正在低头仔细看拉环,并读出声来:“一等奖,××牌轿车一辆,凭此罐到广州领奖,截止日期……”没等他念完,另几个男子叫了起来:“兄弟,恭喜你中大奖了,这辆车要好几十万元呐!”“哟,你真是好福气啊!”

  拿着“中奖”的易拉罐拉环,“傻乎乎”的乘客却说:“俺没有钞票,也没有身份证,怎么去领奖?是现金就好了!”边上几个男子就抢着说:“我出两万元买下。”“我出3万元。”可都没拿出钱来。这时,车厢后排的一个穿黑衣服大款模样的平顶头男子打开手提箱,从中取出一大叠外币,说:“卖给我吧,我出的钱比他们多,我用8万美元跟你换。”于是这两人一手交环,一手交钱成交了。

  在“旁人”羡慕的目光下,“傻乎乎”的乘客却面露苦相,说:“这些美元俺也不知怎么用,谁要跟谁换。”于是边上的几人抢着掏钱换,有的说按人民币8比1换,还有的甚至5比1跟他换,他“傻乎乎”地都同意了。于是每人都掏空身上所有的现金换了几张。在“旁人”的鼓动下,小王也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换了一张百元面额的“美元”。一位姓缪的大妈也在鼓动下拿出2000元现金,跟“傻子”换了6张“美元”。

  前方到站后,“大款”便下了车。又过了一站,几位“旁人”和“傻子”也都下了车。小王想想有点不对劲,下车想去找这些人,可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闻讯而来的民警看了小王和缪大妈手中的“美元”,告诉她们,这全是一文不值的作废秘鲁币!

  民警告诉小王,“傻”乘客、“大款”和“旁人”是一伙职业骗子。他们常常四五人一伙,以长途汽车为作案地,以喝易拉罐中奖为由头,用作废的外币冒充美元并用人民币兑换“美元”为手段,设圈套骗人。如果没有乘客响应,往往还会有一个“银行职员”帮助检验,确认所谓美元是真的。一旦得手,他们便匆匆夺路而走,甚至坐上出租车开溜。

  目前,上海警方正在全力侦破此案。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