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消费总量惊人
随着世界范围的自助旅游热,一种物美价廉且和国际接轨的连锁店―――青年旅舍,正在中国悄然发展。可惜,绝大多数中国青年尚不了解这个“自己的家”:它倡导“知”、“行”合一,帮助青少年以最低廉的价格解决旅行中的住宿问题,最适合那些简装外游、重体验不慕豪华的“游走一族”。
北京青年旅舍协会秘书长王群告诉记者,过去,泰国旅游行业瞧不起背包自助游客。但2000年泰国农民银行的统计令许多人大吃一惊:每年大约有90万名背包客到泰国旅游,花销高达6.67亿美元,人均消费741美元―――其中,很多人都是每天花两美元租一个房间、在小饭馆吃饭、参加廉价旅游,但他们停留的时间很长。“北京的情况同样如此。国际青年旅舍2001年接待了近6000名投宿者,其中80%是海外自助旅游者。”王群说。
备受年轻人厚爱的青年旅舍,1998年引入中国,广州、深圳、珠海、南海、肇庆、清远等地先开办了7家。2000年,北京的国际青年旅舍和兆龙青年旅舍开始营业。如今,全国已有29家青年旅舍,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桂林、昆明、大理、西安、南京、大连、呼和浩特、北戴河等地。
这些“舶来品”的经营状况怎么样?记者一路采访,发现里面的“风景”还真不少。
“旅舍”在中国为啥叫“旅馆”
首先,引起记者诧异的是名称。同属青年旅舍协会,为何有的叫“青年旅舍”,有的叫“青年旅馆”呢?
自称“义工”的北京青年旅舍协会副秘书长张维倒苦水说:南方工商审批执照时,都按“青年旅舍”批了,“但北京的工商部门不允许,说是没有‘旅舍’这么一种业态,只能按‘旅馆’名称审批。其实,国际上都称‘旅舍’。我们协会叫‘旅舍’,是因为在民政部门就是这么批的”。
他说,如果叫旅馆,就牵扯到涉外接待的条件。北京市公安局早有规定:必须安磁卡门锁、电视监控、消防通道、有烟感设施和喷淋装置……这样一弄,成本多高!
有利润仍渴望支持
说起经营,许多青年旅舍的经营者都很自信。北京飞鹰青年旅舍一女接待员说,“平时国内客人来住还行,到了黄金周旺季就不接了,因为早被老外订满了!”
据悉,这里每张床位70元,国内会员50元,老外60元。而在北京的京华青年旅舍,有卡没卡都一样,每张床位50元。
27岁的彭云生是北京实佳青年旅舍的经理。他说,该青年旅舍有2人间、3人间、5人间和8人间,入住率最多时能达90%。老外男女可以混住,但中国客人不行。黄金周旺季不调价。“利润其实很薄,也就7%至8%。旺季我们坚持以散客为主,不让团队包。有的客人不止1次来,几乎都是老外。”
云南丽江有家“古城国际青年旅馆”,经理是杭州人,叫阿里。他说:“竞争对手来自家庭客栈,他们太便宜了!”其实,阿里的旅舍淡季时1张床收费15元,持会员卡则10元,旺季1张床才30元。旅游热地的竞争可见一斑。
但阿里承认,开业两年来,已经盈利。“丽江还有10多家旅店,也打着‘青年旅舍’的牌子。其实,真正的青年旅舍有统一标识―――蓝色的三角型会挂在显眼位置;真正的青年旅舍,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预订床位,而那些冒充的店不能。”
深圳欢乐谷青年旅舍的刘凡惠女士更是在电话里“倾销”:“从我们这里徒步走1公里就到景区,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客人住过。3年来,我们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营业利润每年增长20%至30%,国内客人多数是珠江三角洲的,家庭游客占80%。要说有什么难处,你看欧洲的青年旅舍,都享受免税政策,房子是捐助的,前台人员都是志愿者。相比之下,我们希望得到点支持。”
一个床位相当一套快餐的价格
据悉,目前全国有两家省级青年旅舍协会,管理还很松散。加入的门槛并不高:设有100张床以上的,1年交会费1.5万元;100张床以下的,1年交会费1万元;郊区的青年旅舍,1年才交会费5000元。
青年旅舍的低价位销售并不意味着低收益。北京青年旅舍协会副秘书长王群说,北京现有的13家青年旅舍,全都是当年开业,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北京兆龙青年旅舍30岁的董艳红告诉记者,每年5月至9月,是入住的旺季。她们开业第一年,就盈利60万元;第二年,盈利140万元;2003年的目标,是150万元。
北京京泰青年之家的董事长曾是个教师,梦想创建自己的青年连锁旅店,发现困难重重。2000年使用青旅舍品牌后,第4个月就扭亏为盈。
2001年3月,北京青年旅舍协会秘书处开通了“北京国际青年旅舍全球预订中心”。4月份,网上的月销售额突破万元。而且,中国自助旅游者也开始通过该中心预订海外的青年旅舍。北京东方晨光青年旅舍在办涉外手续之前,虽然以国内旅游者为销售重点,但也是开业当年盈利。
说到前景,王群表示:“尽管国外的青年旅舍基本上是免税的,但那只是我们下一步争取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的青年旅舍在外币兑换、通讯、公共交通、铁路等100多个方面享受优惠。青年旅舍以床位计价,一般1个床位一天收费相当于在当地买一套快餐的价格。以达豪青年旅舍为例,任何人只要花相当于70元人民币的马克,就能成为会员。在一年的时间内,以比非会员的便宜15%左右的优惠价格,入住全世界任何一家青年旅舍。
另外,欧洲许多国家法律规定:未服兵役的适龄青年,可以到青年旅舍做相当时间的义工顶替兵役。在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慕尼黑、达豪等青年旅舍中,义工占到员工总数的一半左右。这就使其人工开支降到很低的水平。
中外“自助游”观念差异
住青年旅社,除有自己的床铺和一个能锁的小柜子,一切靠客人自助―――包括打开水、清扫卫生甚至在共用厨房自己做饭。这与多数中国人理解的“吃喝玩乐”旅游有些不同。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YHF)章程中说,“提倡对世界各国青少年的教育,尤其对那些条件有限的青少年,鼓励他们热爱郊野、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小镇的文化价值。另外,提供没有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层或政见区别的旅舍,以促进青少年对本国和国外人际关系更深了解”。
这个世界最大的旅游住宿连锁组织每年编1套“世界青年旅舍指南”,用英、法、德、西班牙4种文字发行,在因特网上开通订房系统和网址。许多老外就是这样按图索骥找到中国的青年旅舍的。
彭云生说,作为经理,他常与客人聊天,让老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秋时品尝月饼。同时,老外对“自助旅游”的理解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些20多岁的背包族,几乎个个精打细算。
举例说,来住的都是对中国感兴趣的老外,有两个读预科的英国学生为省钱,买的就是往返机票。他们事先把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各停留几天都计划好,平时吃饭就在街边小店要一两个菜,喝瓶啤酒,当然也去品尝1次北京烤鸭。能走一两站地,他们绝不打车,倒不是为省钱,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不像有些中国人那么讲面子、乱花钱。“他们有意识地把锻炼和内心体验结合起来,有意在新地方和陌生人接触,然后一起玩,分手后发邮件问候,再往做朋友方向发展。”彭云生分析,可中国人大都爱和朋友一块儿出门,或者要去的地方有朋友接应,很少为了解一个地方或把结交朋友当成一种旅途乐趣。还有不少人旅游根本就没有具体目标,不明白自己想干什么。很多人出门想有人服务,越舒适越好,不习惯与人共处一室。
说起全世界有110个国家4500多家青年旅舍,会员数以亿计以及中外观念差别,彭认为,“这不是文化背景问题,而是咱们的旅游还没上到这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