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3月2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从“梁锦松效应”看香港人的规则意识
2003年03月24日 00:02:56

束学山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为刚降生的爱女买新车惹起了不小的风波,他被指在增加汽车登记税前突击买车,是为了避税。3月9日梁锦松在官邸会见记者时强调,买车完全不是为了避税,“为了以最高要求标准表明心迹”,以购车所差税款的两倍,即10万元赠予慈善机构。10日傍晚,梁锦松再度在政府总部会见传媒,再次为买车事件认错,并把捐给慈善机构的金额由原定的10万元增至38万元。“作为问责官员,我明白必须充分执行律己以严之原则,必须在市民大众眼中达到最严格的要求标准。我会吸取教训,并期望能继续以至诚的态度服务市民大众。”

  我以为,梁锦松在整个购车事件中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他向市民大众的道歉和保证是诚心诚意的。梁锦松作为一位中年得女的父亲,为自己的爱女买车遭受到如此责难,我甚至感到有些于心不忍。他的“痛改前非”的举动令我感动。因此,从目前方方面面对购车事件的反应来看,可以称之为“梁锦松效应”。

  为什么香港会产生“梁锦松效应”呢?有论者认为,这是源于政府官员的“公事和私事”都“公开和透明”的结果。但我以为,“公开和透明”只是一个外部条件,但这个外部条件却不一定能产能如此良好的结果。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甚至只是小科长开着高级小轿车上下班,以至于某省的高级官员在会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为什么没有产生类似的梁锦松效应呢?

  我们再回到购车事件中。我们不清楚梁是否知道港府要提高汽车首次登记税,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确实不知道,但作为港府的问责高官,是无法回避向市民交代的;二是他知道,但“想在爱女出生前为爱女准备一切”因而急于买车,并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也就是说,他这样做是无意的。从结果上看,他可能真的不知道,也可能真的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因为他若真是想赚取购车税的差价,完全可以偷偷地买,或以他人的名义来买(在我们这里是很普遍的),因为,他若按照一套潜规则行事,真的想拿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私利,或进行权力寻租,他可以有很多其他办法来避免目前受到指责的处境。

  但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而是书呆子似地直来直去呢?因为他是“无心之失”(董建华语)。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公众的指责,受到行政长官的批评。他自己以捐款形式表明自己的公心和无意。这一切,是因为在香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媒体和市民都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规则强于潜规则,规则战胜了潜规则。规则是一种制度性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里,规则大于潜规则,扼杀潜规则于摇篮之中,使潜规则没有生存的土壤。如果不是这种制度性的规则文化,而是按潜规则行事,其结果必然不是这样,尽管在我们这里比“购车事件”更腐败的幕后交易很多,有的甚至是公开化的,但却产生不了“梁锦松效应”。

  “梁锦松效应”表明,那些或已赴黄泉路、或已身陷囹圄的腐败官员其实是这种潜规则的牺牲品。若在他们还处于类似购车事件的萌发期就受到有效的监督,不断强化其规则意识,那么,这些官员的命运应该会好些。

  “梁锦松效应”给我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现代社会应该形成这样的规则文化:整个社会,不仅是政府部门,还有媒体和无数民众都遵循这种规则,都按照这种制度办事,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健康,更文明。

 

香港廉政公署调查梁锦松购车事件的启示(2003-03-24)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