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3月27日电(记者亓树新 通讯员陶丹梅)从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归来的哈工大校长王树国,上班后第一件事是签发《聘请国外教授兼任博士生导师的决定》。经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评审,首批35位国际知名教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今年9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如此大规模引进“外智
”在我国高校并不多见。据哈工大外事处副处长范洪波介绍,此次引进的35位外国专家,均是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数学系及材料研究所曹文武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高级研究员周建十,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物理系唐劲科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纳米物理研究实验室RichardE.Palmer教授,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PeterD.McFadden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下河边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控制与仪表系主任苏荣才教授,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系Dieter Hassenpflug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蔡宏教授等。涉及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信息与通讯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 他们中最年轻的教授是哥拉斯哥大学的考林?迈肯斯,只有35岁,是飞行器设计方面的专家。“职称”最低的是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贺菊芳,关于他的聘任曾在哈工大学位委员会上引起争论,最终被聘任的理由是:他是这一新兴学科的带头人。被聘任的35位专家全部是男性。
“引进国外专家绝不是为了‘作秀’!”王树国校长说,作为一个向世界高水平迈进的大学,引进“外智”为我所用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被聘任的35位外国专家都曾与哈工大有过不同层次的合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哈工大有较强的互补性。
近3年,哈工大从海外引进各层次人才共78人,为培养人才和推动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从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研究所引进的刘宏,为哈工大创建了智能机器人研究室,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从乌克兰引进的外籍特聘教授B.阿布拉依莫夫,是国际空间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该大学还引进了两个重要的学术团队:以苏文辉教授为首的凝聚态物理梯队,开辟了我国高压稀土固体物理交叉学科新领域;从美国引进的以贾林祥博士(客座教授)和王莉博士为首的团队,在该校建立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温与超导研究所。
据悉,哈工大对新聘任的35位国外教授采用“合同制”管理。聘请的国外教授兼职担任博士生导师,每年来校工作约1至3个月,学校为其配备副导师兼联络人,共同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业。外国专家可以通过直接指导、网上指导或把学生带到自己的实验室工作等多种形式,确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方向、研究课题、论文框架等,指导博士学位论文、参加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为研究生举行讲座等。学校鼓励研究生利用国外导师的实验室完成课题实验的分析和检测。
据透露,被聘任的国外兼职博士生导师将按实际工作量实行月薪制,大约是数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