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在基准价上下浮动”是新方案特点
票价听证:民航躲不过的程序
2003年04月03日 01:49:39

本报记者 顾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31日发布第一号公告,称将对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进行听证。这使得一直牵动各界神经的民航票价改革问题,终于浮出水面。

  该公告说,该委已经会同民航总局成立了民航运价改革工作小组,并且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将由发改委依据《价格法》、《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和《国家计委价格听证目录》的有关规定,邀请消费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代表,对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公开论证。

  机票价格混乱痼疾诱发新票价政策

  常坐飞机的人知道,这几年民航机票价格大起大落,忽高忽低,让旅客伤透了脑筋。但这种现象,也不是各航空公司的主管上级―――民航总局所愿意看到的。

  在遭遇了全行业亏损之后,1999年2月,民航总局和国家计委联合出台政策,规定机票价格不许打折,以防止各航空公司之间发生价格战,以及各航空公司无序竞争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盈利能力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禁折令。

  禁折令的出台,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民航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一方面制止了民航内部“窝里斗”的现象,但另一方面,也得罪了消费者,客座率剧降同样招致航空公司亏损。

  在巨额亏损的压力下,各航空公司背着民航价格监管部门,偷偷打起了折扣―――也就有了后来的“明折明扣”、“明折暗扣”和“打暗折”等逼出来的市场行为。

  然而,这种“市场行为”没有得到民航总局的认可。消费者也由于地域不同享受着不同的票价―――南方发达地区,航空公司竞争激烈,消费者可以买到折扣票;而在北京及航空公司竞争不太充分的地区,消费者还得乖乖地买全价票。这使消费者的权益由地域不同而严重不对等。

  此后,民航陆续实行联营航线、有限打折等,但对超范围打折的现象还是严厉禁止。机票代理为了多卖票,依然想尽办法打折,与民航总局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此时的老百姓,可以在市场上买到6折甚至5折的票,但也都知道,民航有个禁折令尚未取消。

  禁而不止,不如疏通引导。在国务院批准进行民航体制改革以后,民航总局的角色以及与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最近一两年,国际国内民航业形势也有了很大变化,对票价政策进行修订、出台适应新形势的票价政策已经不能再拖延了。

  新方案特点:在基准价上下浮动

  今年年初的全国民航工作会上,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透露,票价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内航空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主管部门由核定航线具体票价的直接管理,改为对航空运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的间接管理。国家计委将会同中国民航总局,依据航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社会承受能力,确定国内航空客货运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

  航空运输企业在政府规定的幅度内,建立多级票价体系,根据运输淡旺季、购票时限、人数、特定消费群体、航班时刻、机型等因素实行差别票价,报民航总局、国家计委备案,并提前对外公布后执行。

  对杨元元的讲话,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解读说,其实质,是建立一个基准价,然后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允许浮动的范围,准许航空公司在此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票价。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基准价的制定,是民航部门根据成本、收益等因素确定的一个平均数,比如每公里多少钱,用这个数乘以具体航线的公里数,就是该航线的基准票价。该人士不愿透露那个平均数具体是多少。

  至于浮动范围,该人士成称,执行新票价方案后,目前市场上能够得到的折扣相信依然可以得到,老百姓可以名正言顺地货比三家,购买价格最低的折扣票。

  老百姓希望听证能使票价降下来

  对即将举行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听证会,社会各界反应不同。

  一位正在购买机票的旅客说,这个听证会早就应该举行了。但是,能举行,就证明民航还是顶不住社会的压力,走上了早就该走的路子。他希望,听证会能使机票价格真正降下来,而不用像自己一样,虽然刚买了北京到广州五五折的票,但一想起那原价,就觉得贵。

  一位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航业内人士认为,民航票价改革方案已酝酿多时,准备在上半年出台。

  他说,举行航空运输价格听证会的目的,只是听听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是让那些被选出来参加听证的代表支持或否决方案内容。最后拍板决定的,是政府,不是这些代表。听听社会各界意见,是整个新方案出台的一个程序。这些意见,也许会对最后的方案产生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