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优秀毕业生”是怎样炼成的
2003年04月04日 00:41:02

韦星

  谁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既考验着毕业生的能力,也考验着他们的诚信。

  在今年的“双选会”上,笔者发现,有许多毕业生赫然在自荐材料的每一页上都印有:本人注重讲究社会诚信,其中所言句句真实,相关的荣誉证书、发表的文章均有原件,没有弄虚作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位姓黄的
同学,大学4年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多次补考、重修。但他的自荐材料里,却写着自己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春雨奖学金”,还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是如何炼成的?

  知情人士透露,作假者的手段不外乎复印+同名同姓+扫描。

  将别人的荣誉证书贴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复印一下,就成了自己的“荣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复印一下来,对作者进行“张冠李戴”,就成了自己的“作品”;寻找同名同姓者的文章,轻而易举,不劳而获;就这样,一块“废铁”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块“好钢”。

  毕业生在制作假材料过程中,复印是最简单但同时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一招,因为用人单位一旦提到要看原件,就会露马脚。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各高校附近的打印店里,打印师傅会使用高技术帮你“搞定”一切。他先是将原件用扫描仪扫入电脑,换上相同字体、字号的新姓名,再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套上相匹配的封套,一份与原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实习鉴定或荣誉证书便“应运而生”了。此项业务尽管收费高,但毕业生为了前程都乐此不彼。

  在毕业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和学校领导关系密切的“学生官”自然很容易作假。再加上就业率逐渐成为各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学生的成绩,各高校负责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业生也会要求适当提高考试成绩,如果不行就干脆写上“现修”或“待考”等字样,避免“露馅儿”。

  作假手段的高明,使得用人单位往往防不胜防。一家电力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不久前,他在一家知名报刊上发表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论文,在某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上,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论文成了该校一位叫梁婷的毕业生的文章。当该公司负责人问梁这文章是不是她写的时,该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当然是我写的,我文笔一向不错。”脸都不红一下。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行为普遍存在。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我想问的是,真的就没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吗?诚信靠什么来实现?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