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体验潜艇“失事”
2003年04月06日 02:02:14

普建军

  30米深的海底,潜艇突然“失事”,四周一片寂静。为了逃生,我们紧张等待着海水潮流的到来——

  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24名队员背着五六十斤重的潜水装具,列队登上了一艘国产潜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渡,到达预定海区。虽然我们都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练,但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作为一名潜艇副机电长,我深知这次潜艇脱险实兵演练的重要和危险。

  潜艇是海军的主要兵种之一,具有强大的突击力,能长期隐蔽地战斗在海上,对敌海上交通线和岸上重要战略设施造成很大威胁。但潜艇也有致命的弱点,主要是储备浮力小,抗沉能力弱;构造复杂,操纵难度大;主要活动在水下,环境险恶。

  所以,不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潜艇极易发生海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海损事故,就有失事的危险。如何对失事潜艇进行救生,已成为各国海军的重要研究课题。

  来不及多想,随着艇长紧张严肃的口令和艇员一连串准确麻利的操作,我们乘坐的潜艇因为“失事”已经坐沉在30米深的海底,四周一片寂静。

  我们围坐在舱内,等待适合脱险逃生的海水潮流到来。这是一次危险的行动,更是一次对智力、胆量和勇气的考验。漫长的等待让我的心有些紧缩,吃不下饭,喝不下水。随艇指挥员主动和我们聊天,放松大家紧张的心情。

  4个多小时漫长的等待后,海水潮流终于来了。我是第三脱险小组的组长,待前两组顺利出水后,艇长命令:“第三组开始准备!”

  我和本组的两名队员立刻开始进行脱险前的装具检查──

  第一步是检查呼吸器的压力。我检查了自己的装备,气瓶压力安全够用。

  第二步是检查呼吸器环形呼吸袋的气密性。我把呼吸袋充满气,放入预备好的水箱中,各部件和连接处没有气泡冒出,呼吸袋气密性良好。

  第三步是检查呼吸器阀箱。我接通呼吸器,把空气吸入呼吸袋进行呼吸,呼吸顺畅。

  检查完毕,我们开始互穿潜水衣。这种一体式的潜水衣比较笨重,我们按照脚―手―头的顺序,互相给对方穿好,把胸前的带状开口扎牢,佩带好呼吸器,并给环形呼吸袋充满气,按照“吸气―呼气―吸气―供气―排气”的顺序换了3次气,防止出艇后缺氧。

  一切完毕后,我举起右手,示意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艇长下达开始脱险口令,鱼雷发射管的后盖打开了。作为组长,我打开气瓶阀和排气安全阀,接通呼吸器,第一个爬了进去。

  身着笨重的潜水衣,外带两个4千克的铅垫(出水时增加体重,防止上浮过快,给人造成的压力变化过快,伤害身体),在直径53.3厘米的鱼雷发射管中爬行,感觉比较吃力。发射管前盖是闭合的,前面一片黑暗,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凭感觉用左侧卧的方式推着脱险浮标前行。我爬到发射管嘴前段后,后两名艇员也陆续爬了进来,我们3个人头脚相连。

  这时,发射管壁传来了舱内指挥员的一声敲击信号:“叮当!”这是在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同后面的两名艇员如法炮制,依次用挂在潜水衣带上的弹簧钩,在管壁上“叮当”敲击一声,回答外面的询问:“准备好了!”

  听到我们的回答,指挥员下达命令,关闭了鱼雷发射管的后盖,又在管壁上敲击两声,这是在询问我们:“可以向管中注水吗?”

  我们也在管壁上敲击两声,回答:“可以!”

  得到我们的回答后,指挥员命令打开排气阀,向发射管内注水至三分之二高度左右,关闭排气阀,向发射管内供气,均衡内外压力。当内外压力均衡后,艇内关闭了供气阀,然后在管壁上敲击三声:“可以打开发射管前盖吗?”

  我们同样用三声作答:“可以!”发射管前盖被迅速打开。

  这时,艇外的救生人员早已准备好,灯光照射在发射管周围。可能是由于我们在黑暗的发射管中等待的时间有些长,突然被艇外的灯光一照,本来沉闷的心情立刻愉悦起来,好像在生命垂危的时候遇到了救星。

  我整理好自己的装备,靠近发射管口,伸出右手。这时,艇外的救生潜水员抓住了我的手,引导我抓住直通海面的浮标绳。我身子前移,顺利出艇了。

  我已经完全处在30米深的海水中,身体直立了起来,两腿盘紧浮标绳。这时的动作,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浮上海面即可,那样会造成减压过快,伤害艇员身体。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上升减压和上升速度的规定,牢记各停留站的深度和停留时间,按照已经选择好的减压方案沿浮标绳出水。而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看到救生潜水员做了一个拇指向上的动作,示意我可以上浮了。

  于是,我两脚夹紧浮标绳,两手来回移动,慢慢地向上攀去。浮标绳上有绳结,每上升到一个绳结,我就会在心里默默数“1、2、3、4……”按照规定的时间休息,调整呼吸,逐步适应上升到不同深度时的海水压力。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我感觉呼吸越来越轻松,眼前也越来越亮堂,猛然间,我的头“哗”地出了海面。

  大型救生船就在旁边,我攀上舷梯。其他艇员也像我一样,成功地从“失事”潜艇安全脱险,被送往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照片:普建军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