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从停招专科生看名牌大学的角色定位
2003年04月11日 00:11:35

晏扬

  据报道,南京大学决定从今年起不再招收专科生,也不再面向外校招收“专升本”学生,而是将专科的招生名额转到本科的招生计划之内,并力争在未来几年内使学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之比达到1∶0.8。

  据了解,今年国内许多名牌(重点)高校都纷纷决定停招专科生,或者减少“专升本”学生的招生数量(《新闻晚
报》4月7日)。

  名牌高校的招生方向和办学方向发生这种变化,值得称道,其意义亦不可小视。近几年来,各高等院校对于高考生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一些名气不响、水平一般的高等院校在招生中往往“吃不饱”,不得不降低分数线以完成招生计划。而名牌大学不仅在本科生源争夺战中处于绝对优势,还长期紧紧攥着大专、专升本教育不放,与一般高等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民办高校争夺专科、专升本层次的生源。名牌大学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已经引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的不满和忧虑,著名教育专家杨德广教授就曾直言不讳地批评“这是没有出息的做法”。

  国家对名牌高校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投入,名牌高校具有一般高校不可比拟的学科优势和教学实力。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之下,名牌高校和一般高校应当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有所分工,各有侧重,不客串、不包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应当着重由名牌高校来完成,像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名牌高校应当挑起精英教育的重担,为国家培养大批急需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承担更多的高精尖科研任务;而较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则应当更多地交给一般院校和民办院校。在办学方向和培养层次上,那些实力超群的名牌高校应该逐步放弃一部分本科、专科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上,逐步向“研究型大学”转变;一般高校和民办高校则应当更多地承担本科、专科教育,而不应当跟风攀比,不切实际地拔高人才培养层次,盲目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名牌高校和一般高校有分工,各司其“职”,一方面可以保证名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研究水准,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利用一般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教育资源,避免因生源紧张而导致的教育质量下降,保证和提高本科、专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实际上,一所大学是否名牌和一流,并不在于招生规模的大小,更不在于是否“大而全”,而在于能出多少高水平研究成果,能培养出多少高层次人才。

  众多名牌高校放弃专科、专升本教育,从眼前利益看,等于自行封堵了一条收费渠道,势必影响这些学校的经济收入。然而,将原来分散的精力集中起来,有利于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从长远来看,必将得大于失。同时,名牌高校和一般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各有侧重,也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