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关注“非典”
2003年04月16日 02:26:57

 

  我国对出入境人员严把“非典”关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刘元)为防止非典型肺炎在国际间传播,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出公告,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检查。

  公告指出,出入境人员在口岸发现有下列情况:高热(>38℃),伴有干咳、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且发病前两周内与已经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有密切接触或最近去过报告有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地区,必须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明,检验检疫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入境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发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就地诊治。出境人员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不要再继续旅行,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出入境飞机、船舶、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发现有上述症状的旅客或交通员工时,该交通工具负责人应向目的地口岸报告。交通工具到达后,对有上述症状的人员立即运送到当地指定的医院诊断治疗。检验检疫机构应对该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对密切接触者实行留院观察。

  公告要求,入境人员和交通员工要认真填写《入境检疫申明卡》,特别应写清楚在华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系。交通工具上发现疑似病例时,所有乘客和交通员工要提供身份证明、14天内行程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出入境旅客列车尚未发现“非典”病例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樊小虎 记者周伟)广交会开幕和“五一”黄金周临近,铁道部专门部署了出入境列车的“非典”防治工作。

  截至目前,在中俄、中蒙、中哈、中朝、中越以及内地与香港间开行的99对出入境旅客列车上,尚未发现“非典”病例。

  世卫组织专家对北京控制“非典”有信心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宗焕平 袁晔 张舵)“北京市为控制非典型肺炎采取的很多措施是独特和有创新的,我对此印象深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詹姆斯?马圭尔15日在结束为期4天的对北京的考察后,这样发表自己的感受。

  马圭尔说,在短短几天里,他们走访了9家医院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市卫生局等机构,与卫生官员交谈,看望医护人员和病人。“从我们的观察看,北京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应对迅速变化的情况而采取了许多新措施,表现出相当的能力。”

  他说,北京几家专门接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在临床护理、控制感染方面的水平相当高,“我希望北京其他医院也能继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看到北京采取大量措施,从各个环节改进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马圭尔说,“北京市卫生官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巨大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给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我们会如实反映我们看到的一切。”“只要这样的努力一直坚持下去,北京将能够控制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我知道北京会这样做的,对此我有信心。”马圭尔说。

  上海防治“非典”关口前移

  本报上海4月15日电(记者林蔚)目前上海确定为“非典”的病人仍为一例,全市未发现新的“非典”患者。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就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最新情况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作了通报。

  据介绍,截止到15日中午,在上海医院进行临床观察的病例共4例,其中两名为境外人士。但经专家会诊,4名病人均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典”诊断标准。

  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彭靖表示,为了更好地防治“非典”,上海已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将预防关口尽量前移,如完善并细化了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实施方案,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扩大消毒范围,对城市建设、航空港、铁路、公交、出租车等部门、行业落实定期消毒的防范措施。

  美绘出疑与“非典”相关病毒基因组序列图

  新华社华盛顿4月14日电(记者毛磊)继加拿大之后,美国科学家14日宣布也绘制出了怀疑与非典型肺炎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图,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对“非典”进行诊断和治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图是由该中心一个10人科学家小组在短短12天内绘出的,这种病毒基因共包含29727个核苷酸,与加拿大研究人员绘出的病毒基因组基本相同,差别仅为15个核苷酸。

  据悉,美国研究人员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的初步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三个冠状病毒变种之间在复制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专家们认为,类似的这些发现对研制抗病毒药物、疫苗和早期检测手段也许会有价值。

  截至14日,美国“非典”疑似病例已上升至193例,但尚无患者死亡报告。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