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2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走进丰台区教育•由丰台区教委协办
北京十二中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打造优秀人才
2003年04月29日 10:10:43

 

  北京十二中简介

  北京十二中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1934年诞生在卢沟桥畔,“七七”事变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1946年迁入丰台镇,1951年由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1978年确定为市级重点中学。2002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示范性高中校,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

  学校占地80亩、建筑面积40550平米的新校拔地而起。拥有设备一流的图书馆,宽敞的电子阅览室,具有国际标准的报告厅,标准的足球场,400米塑胶跑道,标准室内短池游泳馆以及篮球馆。学校拥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16间;多媒体语音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房等等一应俱全。引入了现代科技的标本室,犹如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野生动物园。先进的校园网(主干千兆)给老师办公和教学、学生学习和娱乐带来了无穷的便利。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投影机、计算机、大屏幕、视频展示台等现代化设备,使每个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宽敞明亮的学生宿舍,可以满足学生住宿的要求。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素质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拥有特级教师6名,高级教师66名,市、区骨干及学科带头人18人,取得硕士学位及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的教师34名,先后有11名外语教师到国外参加培训。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达100%,重点大学录取率始终稳定在80%以上。“纪梅基因”的发现者纪梅、“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首届清华“十佳学生”刘宇航、杨玲……都出自十二中;十二中民乐团更是享誉海外……

  十二中坚持,培养素质全面、学有特长、勇于创造、和谐发展的精英人才,在“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校训的激励下,努力把十二中建成教育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名校,实现争创全国示范校的奋斗目标。

 

  名师云集打开教育创新的科学之门

  打造优秀人才辈出的普教版“哈佛”

  以名师云集而闻名的北京十二中,一直重视特级教师、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法,连续多年派英语教师赴美学习,现任英语教师大多有在美国学习多年的经历。形成了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品位、高学历、高水平“三高”素质结构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6人、知名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16人。青年教师成为十二中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培养写进了学校十五规划。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在学校各部门协同下进行全方位培养,每年进行青年教师“教学新秀”、“优秀青年班主任”、“青年教师”评选,通过各种渠道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机会,铺路搭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思路,请市区教研员多次到校为全体青年教师授课,指导。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学校健全了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如制定实施《学科竞赛辅导教师奖励条例》、《青年教师新秀奖励条例》、《青年教师新秀奖励条例》、《北京十二中教师职业道德公约》等奖励方法。同时调整教师结构,增加一线教师比例,使教师有进修和学习时间,使他们不断创新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校领导注重研究教师的心理需求,把师德建设与教师自我成长,适应教育转型,提高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需求相结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注重发现他们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赞扬成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追求教育事业,发展教学个性风格,实现个人价值的激情,学校形成了以名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群体,形成了独具十二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名师脱颖而出的蓄水池,形成了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环境。

  在抓好教师队伍的同时,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竞识。定期编写教育理论文章,组织教师学习,这些文章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理论水平、研究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学校编写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辑”、“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教学科研方法与运用”等资料供教师学习。同时,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现代教育意识,争做学者型教师。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大纲、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练好基本功,学会使用教学理论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总结教学体会,撰写论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人人有科研项目、课题,学校在有关文件中规定了以学者型教师的标准作为评聘教师的参考条件。

  为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该校自1996年以来兴办了各种计算机培训班、并成为北京教育学院INTEL(因特尔)未来教育的一个培训点。教师们普遍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支观念超前,业务过硬、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在十二中教育科研,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名师支撑是名校的共同特点的话,而十二中这所学校的名师们都有极强的现代教育意识,他们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维状态,对教育事业的高质责任感思考当今教育转型期面临的问题。在一次名师座谈会上,使笔者领略了他们的风采,超前的观念,极高的教育研究理论水平,敏锐的思维,对学科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高度提炼概括能力,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解读着“素质教育”在十二中的魅力,形成该校特有的“教育现象”。

  各学科名师都在实施十二中“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育人目标的同时,展现着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共同的教育思想,他们在研究学科的本质教育意义和精髓、责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更多的是思维的启迪。使学生学会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形成网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整理各学科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名师们创个性化教学风格

  打造名牌教育的亮点

  名师们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驾驭教材,挖掘教材深度教育功能诸方面“功底不凡”。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提出了“为了使学生更聪明”的教育思想,并且进行了课堂实验,形成了“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讲究思维训练的综合性”等训练体系。

  北京市师德标兵、市级骨干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吴文丽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与国际前沿的数学教育思想接轨,突出该学科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让数学变得有趣,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准备章节讲解,讲应用方向,引发自能解决问题的乐趣,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学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与某企业联系,提出对其产品的改进思路,受到赞扬。他们更加关注社会、自然,学会用数学解决处理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们每年在市级数学应用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语文高级教师、全国语文课堂比赛二等奖王岭老师教书十年,始终在研究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精心设计课堂,促进师生互动,在为什么这样教、教什么?怎样准备上下功夫。她潜心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系统知识基础的同时,教会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丰台区十佳青年教师赵玉娇老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并配以京剧清唱、朗颂、专家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创新语文学习方法,教给学生错句勾画法,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较思考让他们自己体味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赵老师在讲课时,创设人文氛围,深受学生喜爱,她以诗化的语言和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课文深层美感,通过教师现场吟颂美的比喻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当即写出比喻美的句子。赵老师当场选出几个典型例子边分析、比较,边反复吟颂,创设了美的意境,以动态美、综合美教学生用语言创造美,通过吟颂体味美,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爱学、会学、乐学。教师们善于从不同学科的特点中整合教育思想,使他们在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学习,思考人生,融入社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改变自我,学会生存,学校注重延伸学科教育功能,在对教材人文内涵的深度挖掘中,形成了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互动,使他们在享受人文环境中感情升华,实现自我教育与互动教育。

  历史高级教师、区兼教研员旷江蓉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兴趣入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思维能力,引发对人生的感悟。她组织高一学生进行课堂三分钟演讲活动,学生自由选题、发表见解,通过做课件,再现历史,感受、理解、挖掘历史事件、人物中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用新思维分析历史,感悟人生。

  历史教师郭艳红改革历史学习方法,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多让学生参与,学会分析、思考、把握规律,学会对历史学科的现实思考,她坚持在课堂上以讨论式教学模式为主,通过领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辨论,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她注重历史教学的现实性,综合性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当今时代的热点、焦点,关注国家、人类命运。如在文科班中,组织学生每日轮流介绍最新时事,并联系历史知识进行评述等方式,使学生应用历史学科的思想,提高对现实的分析、思维能力,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体现了文综备考的特点。

  高一年级主任、化学组长李莉老师的课在北京市多次获一等奖,她跳跃的思维、快节奏的语速洋溢着青春气息,“教师应代表一种时尚”她的全新理念使人耳目一新。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老师的生活理念不前卫,很难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更谈不上引导。

  她对张永启校长前卫的办学思想有独到的理解,谈到化学课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师生互动中的情感体验、个性张扬,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化学学科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思想,把化学作为人生基本素养去培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比较、分析、归纳等,把知识转化为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钥匙。

  硕士研究生、物理教师岳玉平,通过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她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展现″不同思维状态的机会,发现、发展学生的多元潜能,她教的学生获得全国物理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学习。

  她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对某一物理现象进行定量研究,找出规律,教与学过程成为科学探索、总结规律的过程。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驾驭教材,建立了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特级教师刘世昌以十二中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先进学校,受到教育部的表彰而自豪。十二中是培养体育人才的试点校,曾有50多个特长生进入名牌大学学习。长时间以来,该校从校领导到教师形成了体育健康教育的大体育观,他们把健体、美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联系,教会学生健体的基本锻炼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全校上下极为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形成了全新的人才观、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各科教师为体育课亮绿灯,开好每次运动会。

  十二中已开设形体课十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姿态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设专职形体教师。曾为艺术体操运动员、教员的李应淑老师告诉笔者,学校将形体课纳入体育课内容,并作为正规课程固定下来,专门安排课时,每周一次。学习、训练内容,除芭蕾基本功、健美操、国际舞、身韵组合外,还创编健美操、课间操,将艺术体操、芭蕾基本功融入课间操设计、创编的中学生课间操,充满时尚,现代感,曾多次在市、区获奖。形体课的开设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音乐、舞蹈表现力,创造性思维,十二中师生偿到了甜头,而且总结了经验,一套校本教材正在出版之中。

  东北师大毕业的大学生董艳菊老师来校仅五年,她用心与学生交流,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奥秘。为此,她大量的业余时间在网上与学生交流进行心理指导,还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记忆规律、思维策略的指导,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学会人际交往,面对挫折、调整情绪等,帮学生排解心理压力,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她进行环境研究,研究学生的兴趣,思维方法,平等、民主的与学生、家长交流。学校设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等,丰台区心理辅导中心也设在十二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中得到心理调整。曾受到过朱总理接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市第十届妇代会代表、十二中外语高级教师王维敏现在是首师大研究生班德育学科客座教授。她在十二中教外语课26年,以情感人,架起通向心的桥梁,将教育渗透于和谐的交往中,潜心研究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德育人、以诚服人”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着每个学生,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赖。每当她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时,总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心,她以精湛的教育艺术,为学生解开一个个难题。一名学生双亲在国外,她曾给予这名学生更多的关爱,为其补外语,为学生多次准备晚餐……不仅如此,给其他学生业余时间补外语课,从未收取过分文,就连家长的“感谢”之物也从未沾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她以自己的爱心、诚心、责任心为“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职业增添了新的光彩,在她身上迸发出催人奋进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身边的人。她每一个故事都是充满师情、爱意的现代教师的心灵交响曲,交织着社会经济发展下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演绎着当今时代教育艺术的精彩篇章,释放着“师生生命对话”的激情,洋溢着优秀教师与时俱进的永恒魅力。她没有更多的大道理,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对学生“爱在细微处,严在该严时”,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心的呼唤洒在的平凡教育事业中,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洗涤着商品经济大潮带来的一切污垢。她的思想、智慧、教育行为编织着一部启迪心灵、唤醒激情的德育教科书,引发着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更深层的思考……“亲其师,信其道”的哲理每个教师都懂,而王维敏老师的外语教学,不仅是学科研究,知识的剖析,更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学到活的语言,以提高外语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把语言作为工具去学,创造语境。

  在教学中,她将语言与现实生活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参加多种语言交流活动。学校设立了英语广播站,由学生们自己策划、主持,学生的外语水平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多次在市、区级外语比赛中获奖。

  以学生为本是她执教的原则,外语课上她更多的充当好导演,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既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将语法、造句等多方面外语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构架,又要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经常备课到深夜。王老师潜心研究教育心理学,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如何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进行心理换位思考,拉近与学生距离,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评价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拓宽视野,多角度的学好外语。而学生更多的为王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做人开始,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个道理也成为学生重新思考人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能力的出发点。

  十二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了优秀的教育品牌。该校成为名师和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沃土和蓄水池,简短的篇幅难以表现十二中优秀教师队伍中每个教师的风采,他们闪光的智慧和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研究精神,为学生成才,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科研使十二中教改充满活力

  多元化课程体系为学生加钙

  多年来,北京十二中一直重视应用教育理论的研究,积极促成科研成果在教学上的转化,并将教学改革、育人模式等分项纳入教科研课题或教改实验项目。学校于1998年被批准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同时,承担了国家级和市级″九五″电教重点课题的研究。总课题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一课题之下,先后分出三个子课题,一个是“CAI动态课件制作与应用”课题。目前,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CAI课题,各科教师特别是全体年轻教师都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科学的探索。

  第二个子课题是“网络教学测试题库系统”。这个课题组最初是由计算机、英语、数学几位教师组成,现在已扩展到其他学科的多位老师参加。

  学校的网络教学不仅限于开发题库系统,而且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该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申报了“十五”期间的重点课题,并承担子课题的学科,如《物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英语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等。其他市级课题包括《借鉴新型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人口与发展》。区级课题包括《基于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学科接轨的实践性探索》等。

  他们以积极态度看待学生的差异。在高二年级进行数学、外语分层、递进、滚动式教学。采取学生自愿,分层不分班的形式。按能力分层,教师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将目标实现贯穿在行为过程之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取得了成果,实践证明分层递进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多位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一、二、三等奖;十二中英语代表队获 SK状元榜亚军的称号。

  学校是市教研部组织的高中研究性学习试点校之一。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辩与批判性反思能力,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学校采取的是以课题带教改,以深化为载体(学科深化、综合实践深化、选修深化),重过程、重体验、重参与、重创新。即时、即地、即兴地评价学生的创新点、发展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十二中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了多元化课程体系,优化了课程结构,使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三者有机协调。借助选修课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通过综合实践课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除必修课、选修课外,综合实践课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生存能力、健身能力、交流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为目的课程,学校成立了网络技术、环境协会、红十字、演讲与口才、陶艺制作、天文等活动小组。有计划、有场地、定时间、定人员,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中计算机课、网络技术课开设了近十年,由专职教师授课。

  他们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课堂教学教法改革,教师利用校园网提供的电子备课平台搜索到清华同方多媒体素材库、K12多媒体素材库、中教育星多媒体素材库以及科利华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等,便于教师编写教案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就上课来说,该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们的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课外辅导中,同学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公告版等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寻求帮助与解决。足不出户就能利用教室里的英特尔网开展互动性的自主学习,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多年来,该校在课程结构的改革方面,形成了有十二中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实行了以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三个板块”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方案,增设了英语听力与口语、理化综合实验、形体、心理健康等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排进课表,任课教师有教学计划,教学安排,领导定期检查教学工作。

  在学校的必选课中,理化综合实验课及编写教材是北京市“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并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成为校本课程,已实行了六年。这门课程将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放性课堂。通过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十二中培养了相当一批有创新意识,并且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学校和自己争了光。

  学生汪鹄的“绿色风轮”设计,获得了世界金奖;学生的“墩布池”设计,获得德国“壳牌”公司的壳牌优秀奖;学生利用吸管设计了“吸管乐器”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中获创新一等奖;叶彤等几位同学自筹资金数万元,拍摄了电视剧《蝴蝶树》、《危险操作》在电视台播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学校的金帆艺术团多次接待国外友好团体和出国演出,出访法国、以色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赞扬。学校与对外交流协会共同组织了三批″中华营活动,多次参加和组织包括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活动。还与日本东京都葛饰区新宿中学建立了互访关系。

  学校是区、市级以上教育教学部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基地,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训基地、本科毕业生实习基地。曾承担了丰台区教育、教学、管理的培训工作,还承办了四期国家级教师骨干班的听、评课和教研活动。

  十二中每学年都和外省市50多所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定期与各学校进行试卷交流、教学改革讨论,建立了学校间的不定期互访制度。

  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改革成果吸引了中外教育的目光,目前已与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初步的合作办学协议,十二中师生的前程更加辉煌。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