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4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治理旧轮胎污染急需国家扶一把
2003年04月30日 00:28:55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李如林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再生胶分会的秘书长,他正在忙着筹划一个研讨会。老李和同行们希望新一届政府能对废旧橡胶的再生利用扶持一把。

  老李所效劳的行业离百姓生活是远了点,可他认为,如果废旧轮胎的问题解决不好,它带来的污染就会绕在每个人身边。

  填埋、燃烧等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对废旧
轮胎都不适用。废旧轮胎属于不熔或难熔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它们的大分子分解到不影响土壤中植物生长的程度需要数百年。越积越多的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引发火灾,业内称之为“黑色污染”。在一些地区,废旧轮胎被用做燃料,严重的污染使周围寸草不生。

  据统计,全世界废旧轮胎已积存30亿条,并以每年约10亿条的数字增长,其中能得到翻新利用的只占15% 20%。如何有效利用废旧轮胎,防止污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年产轮胎上亿条,居世界第三。每年新增废旧轮胎5000多万条。随着汽车数量不断攀升,废旧轮胎量也在上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旧轮胎堆积如山。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橡胶消耗国,废旧轮胎的再利用是对橡胶需求极好的补充,但我国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率很低,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 40%个百分点。原因是什么?

  李如林分析: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企业普遍规模小,自我改进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差,企业发展无后劲,大多数技术力量薄弱,测试设备不完备,再利用的质量上不去。废旧轮胎加工企业享受不到回收企业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由于废旧轮胎从民间收购,没有增值税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使加工企业税赋实际上增加了一倍,使本来微利的行业变成亏损。我国废旧橡胶再利用行业正趋于萎缩,全行业连续多年亏损,难以为继。

  李如林认为,我国的回收利用方式、技术比发达国家并不落后,差距在管理、立法、优惠政策上。国家对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历来是强调原则多,可操作性差,尤其对企业鼓励的政策更少。历次优惠政策仅限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加工生产企业享受不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加工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两条腿不一般齐,这条“瘸”腿迈得特别吃力。

  有资料显示,不少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机构,美国有“废胎管理委员会”,加拿大有“废胎回用管理协会”,欧盟有专门工作组,美国、法国、韩国、日本还颁布了专门的法律。而我国尚无管理部门,也未建立正规的回收利用系统。

  一些发达国家以“废旧轮胎无偿利用,减免税赋,政府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1998年美国总统命各州提供400万美元建立各州粉碎橡胶轮胎基金,用于废旧轮胎的管理、清除和利用。加州每处理一条废旧轮胎补贴5美分。美国《陆上综合运输经济法》规定:政府投资或资助的公路建设必须采用废旧轮胎制造的胶粉改性沥青,且胶粉掺和比例必须达到20%以上。他们靠法律推动废轮胎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拿大相关法律规定,车主更新轮胎时必须按轮胎类型和规模缴纳废轮胎处理费,所收处理费一部分给废胎收集商,另一部分补贴给废胎利用部门,废胎切割成块每吨补贴50加元,加工成胶粉,每吨补贴125加元,使用胶粉每吨补贴50加元。

  目前利用废旧轮胎有翻新利用、切碎做燃料用于发电、化学裂解回收炭黑和燃料油、制成胶粒和细胶粉等几种途径。国际上越来越趋向于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因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过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八五”期间,我国曾掀起了一股胶粉开发热和引进热,全国有18家企业引进了国外技术及装备,但差不多全军覆没。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现在国内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的技术是成熟的,但就因为国家缺乏鼓励性政策,整个行业生存环境一直不乐观。

  李如林和他的同行们希望国家制定关于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的管理规定,明确生产、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禁止废旧橡胶随意堆放,规范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网络及付费机制,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