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5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非典时期网络学习检验远程教育
2003年05月08日 02:26:12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5月6日,北京高三文科男生小清在家开始了他的网上学习。

  “原来偶尔去网校看看,现在要以网上学习为主,既新鲜,又有点不适应。”小清说,学校指定的几个网站内容都很丰富,可以找到各地历年的考题,有的资料原来都没见过。在线提问时,看别人的提问也是一种收获,可以检查自己
是不是学扎实了。

  小清说,可能网校学习推出得太仓促,自己有些手忙脚乱。“由于家里没装宽带,第一天上午,折腾了好一会儿才进入学校指定的网页,第一场讲座没能坐进虚拟课堂,只能看,不能在线提问。下午讲座开始一会儿就掉线了,干着急,又耗去20多分钟。”

  自己也得经受考验。“一两个小时盯着电脑,眼睛不舒服;提问时,打字的速度有些跟不上;最不能忍受的是,有的同学居然一边听课,一边在网上闲聊,老师的解答和别人聊天的内容列在一起,还得从一堆东西中挑出老师的答案,自己不容易专注,影响效率。还有,网上上课没有氛围,没有学习的感觉。”

  小清遇到的问题,其实远程教育专家也一直在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黄荣怀说:“要改变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学习模式,是一件艰苦的事情。”

  黄荣怀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他分析说,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学生认知准备状态、学习心理准备、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对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等方面。

  传统学习,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课程的概念、词汇、知识框架等认知水平方面相对接近,而参加远程学习的学习者未必有相同的学习经历和相近的知识水平。课堂教学的学习者,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依赖课堂讲授、依赖教师,而远程学习的学生要自己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

  在学习动机方面,课堂中的学生由于其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环境,即使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而远程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则缺乏课堂学习中的这些因素,他们的动机可能主要依赖学生的个体特征来维持,这对远程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课堂教学的学习能力主要反映在学生如何在教师的讲授、指导和帮助下“消化”教材上的内容,网络教育的学生则需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网络能力和自我建构能力。课堂学习的学生遵循课前预习、课堂听讲与课后作业三步曲的习惯,而远程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活动。

  黄荣怀说,大多数中小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网络教育,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存在的诸多差异,肯定会使大家感到无所适从。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积极认识到两种学习的差异,努力适应网上学习。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筱华认为,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政府迅速启动远程教育,让学生在家学习,无疑是明智之举。借这个机会,可以进一步推广在线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批学生能亲密接触名校名师,同时还能检验国内的网络教育,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将有利于相关部门对远程教育的发展查缺补漏。

  张筱华说,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调整学习习惯,而对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部门和专家来说,急需加强的是改进课件。

  作为教育部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专家组的主要负责人,张筱华说,现在国内的网络教育刚刚起步,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相当一部分课件存在界面不友好、内容枯燥、缺乏课堂氛围、教学互动性差等问题。

  旨在教授网络知识技能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是目前国际最有影响的网络教育学院,在全球已经有45万学生。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教育项目经理韩江说,张筱华教授对改善课件质量的建议一语中的,同时要改进的还有考试评估体系。韩江说,思科倡导的 E-learning(学习),而不是 E-reading(阅读)。每个人学习完了,都有测试等着,网络学院会给出相应的评估,这也需要国内远程教育开发者的关注。黄荣怀说,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可由网络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建立和适当运用这一系统,将会有效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针对小清同学迫在眉睫的问题,黄荣怀教授建议,对高三的学生来说,网络教育现在最有效的用途是进行试题的模拟训练。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适应网络学习。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