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7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哈工大航天学院诞生首席教授
人事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教授治院机制
2003年07月08日 01:37:23

本报记者 亓树新 通讯员 刘瑞峰

  本报哈尔滨7月7日电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岗位聘任工作日前完成,4名院士和3名博士生导师被聘为首席教授。

  今年初,哈工大将“办学重心下移”,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航天学院亦对院内管理体制动“大手术”,将原来的院、系、教研室三级建制调整为院和系(所、中心)两级管理,将原来
的17个基层单位整合为12个系(所、中心),并成立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强化了相关专业和学科。

  人事制度改革也同时拉开帷幕,目标是建立教授治院机制,设立学院和系(所、中心)两级教授委员会,相应负责院、系(所、中心)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位、职称等重大问题的审议。“淡化身份、强调梯队”,是航天学院推出的《岗位聘任实施方案》的重要特点。该院设置了首席教授、主任(责任)教授、骨干教授、助教授、助手5级岗位,并对承担各岗位的条件、职责、任务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

  首席教授岗位在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内设置,入选条件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并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与国内外同行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把握学科的前沿;个人品质良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

  职责是:带领本学科人员制订学科发展规划,进行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积极参与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及其监督指导,使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带领学科人员进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每年招收至少3名研究生;每3年有1项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每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论文;每3年编写1本正式出版的教材、专著、译著或取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或教学成果奖;每年完成1份本学科建设分析总结,并完成教学科研公益工作。

  主任教授岗位每个基本单位设1个,各基本单位根据需要可设2 5个责任教授岗位,每位责任教授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至少4人且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与责任教授对应的是骨干教授、助教授、助手等。

  航天学院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设置强调了按梯队对首席教授、主任(责任)教授、骨干教授、助教授、助手进行聘任和考核,岗位聘任、考核结果与津贴挂钩,有利于全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师资队伍稳定。

  按照规定,首席教授、主任(责任)教授、骨干教授一般应具有正高级职称,助教授岗位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