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8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监控软件记录孩子上网情况
涉嫌“侵犯隐私”引来争议

2003年08月15日 01:20:05

本报记者 林蔚

  限制电脑使用时间、设置使用时段、禁止访问有害网站……日前,一款保护孩子健康使用电脑的家用软件在上海面世。但在家长叫好的同时,软件却因为“可能会侵犯孩子的隐私”而引发争议,受到舆论关注。

  8月初,一款名为“爱子盾”的父母监控软件出现在上海的书店。虽然此前市场上已有网络爸爸、诺顿反黄等多种网络保护软件存在,但被媒体认为是“首款保护功能最强”的“爱子盾”却还有一个独特的监控功能,可以像一个定时照相机一样,将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孩子访问的网站、孩子启动的软件记录下来,家长可以在日后全程查看孩子聊天、浏览网页的情况。

  “孩子暑假有大把时间泡在网络上,一要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二要担心不良网络的精神侵害。”一位在书店转悠的家长为这款监控软件叫好,“我们是不太懂电脑的,除了让孩子少上网,就没有其他防范措施了。现在有软件帮助,就放心些了。”

  家长赞成,教育工作者也表示认可。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有近六成的中小学生家庭购置了电脑,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拥有个人专用计算机,统计显示,45%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他们上网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聊天、打游戏、发邮件,而用在查资料掌握信息的时间不到上网总时间的5%。

  “长期面对电脑、沉迷网络,会导致干眼病、口吃症、抑郁症等网络综合征,怎样保护孩子健康使用电脑,已经成了学校和家长的心病。”

  但在家长教师那里受到热捧的软件,却被一些孩子“深恶痛绝”。“以前偷翻我们的日记,现在偷看我们的上网情况,家长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吗?”一个学生在上海某知名网站上的留言,迅速引发了相关争议。

  学生成了反对方的主力。“唉,侵权侵得一塌糊涂!如果父母能偷看儿女上网内容,那么儿女就能偷看父母的文件了。”类似这样的帖子,很快会赢得一连串的网友拥护。

  还有一些学生对这些监控软件很不以为然。记者在一家网吧里采访了几个泡在网上的学生。这些玩CS入迷的孩子笑着表示不在乎。“如果装这个,我就先黑了它!”“不要小看我们的能力,玩电脑,父母能玩过我们吗?监视?我们还可以反监视!”

  “上网不是孩子必需的权利。但是如果对孩子上网进行监视,这就涉及到孩子有无基本行动自由的问题。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监管,但不可以对孩子进行监视,即使是未成年人。”一些社会学家也对监控软件表示了保留的看法。

  对此,“爱子盾”的设计者柳智表示,厂家只是向家长提供一项工具,家长事先应该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因为使用这款软件前,要先输入密码、登录,所以,孩子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网”。

  疏胜于堵。大部分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引导才是最有效的手段。“监视只能在家里,如果孩子去网吧怎么办呢?有监视企图的家长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而且会与孩子造成隔阂,逆反心理一旦形成你捶胸顿足还来不及呢!”“应做孩子的朋友,和他一起上网,看健康的新闻,讨论问题,从中引导他,这个还是比较有效的吧。”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