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8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冰点时评】
“数钱费”:“细则”管得太微观
2003年08月20日 01:39:18

杨于泽

  据《中华工商时报》8月4日报道,《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草稿已经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个人单个储蓄账户当天提取累计超过5万元(含5万元),商业银行将收取不超过累计金额1%的费用;商业银行为个人储户清点500张零钞,最低收费为5元,每增加300张加收1元。报道说,草案正在向银行界征求意见
,10月1日之前将付诸实施。

  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一些奇怪的反应。一些老百姓笑言:反正我既不会提现5万元,也不会去存500张以上的零钞,银行要收费,尽管收好了;而北京和广州的几家媒体则公布了逃避收费的几种备选方案,一位“商业银行零售部总经理”甚至也传授了一招两式。

  对于银行收取“数钱费”,早有人出来打圆场,说银行数钱费工费时,收取一定费用合情合理。他们声称,企业提供了服务,就要收费;银行为储户数钱,就要收服务费。换句话说,中国的银行原来一直都在向全国人民提供无偿服务,而人民进银行都是去蹭“免费的午餐”。那么,银行又是靠什么建起那么多高档大楼?银行从业人员又是如何跻身中国的高收入阶层?银行与客户之间,确实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客户到银行存款,他交给银行的不是简单的寄存品,而是金钱,或曰金融资本,银行则可通过融投资活动获利。国家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时,已经考虑了双方利益的平衡,贷款利率大大高于存款利率,甚至有几倍之差,因此,说银行向客户提供了服务,其价值也已经通过利率差得到了补偿。从这一点来看,银行提供的并非“免费服务”。

  比较一下中国的保险业和银行业,是颇耐人寻味的。保险业与银行业同属金融部门,两者当前的理念、境遇、策略、市场行为却是如此不同:保险业目前是买方市场,保险公司雇请大批推销员,到大街、小区摆摊设点,深入单位、家庭做说服工作,多数时候都是劳而无功,按照“服务收费”的逻辑,确有向客户收取“上门服务”费用的必要。但甭说收取服务费,就是保险推销员免费上门服务,老百姓还直把他们往门外推呢。银行的情况恰恰相反,其从业人员不但从不上街摆摊,从来都是坐等客上门,而且还要求“服务收费”。

  银行业收费的另一个理由,据说是“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国际惯例一般要有国际性组织采取国际统一的行动,但国际上有收服务费的银行,也有不收服务费的银行,实际上并不存在银行服务一定收费的所谓“国际惯例”。要说有“国际惯例”,那也只是:银行服务可以收费,也可以不收费。去年在浦东,花旗银行向小额储蓄收取手续费,先是有人怀疑花旗银行歧视中国穷人,后来又有人宣称,向小额储蓄收取服务费是西方银行的通行做法,似乎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银行服务的“国际惯例”课。实际上呢,美国有1.5万家银行,它们都有个性化的经营策略,面向不同的客户人群。花旗银行是行业巨头,它的战略是招徕大客户、有钱人;而占绝大多数的美国银行却属于社区银行,做中产阶级的生意,也有专做低收入者生意的,它们提供服务则未必收费。

  花旗的做法证明银行可以收费,但在一个充分发育的银行业体系内,某些银行对客户存取款收取一定费用,必定另有银行以不收费相号召。当一家银行的服务要价太高时,有的客户愿意留下来,有的客户则选择别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价值规律作为市场的杠杆,它不断地调节银行、客户、资金的配置关系,平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但是在我国,只有4家国有商业银行,另外点缀着几家股份制银行及若干家城市银行,总体格局是国有银行垄断经营,客户选择相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部门硬性规定银行收取“数钱费”,这根本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是直接干预市场。这种干预也不属于宏观调控,而是微观的指手画脚。而且由于客户很容易逃避收费,这种干预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银行长期免费服务,导致效率低下,效益极差。现在外国银行已开始在中国安营扎寨,中国银行业面临强大竞争,现在让他们多挣点钱,增强体魄,将来好与花旗这样的巨头对垒。但是我认为,把中国银行效率低下归咎于长期实行的“免费服务”,实在牵强附会。众所周知,银行的垄断地位,其本身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才是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