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8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团队精神从搬球门开始
2003年08月20日 02:47:36

本报记者 曹竞

  一个活动球门,重量充其量上百斤,五六名球员足以轻松抬起球门满场走。在以前,国足抬球门的任务一般都是由新球员或者替补球员来完成,但今天晚上,当国足在民园体育场做赛前训练时,却出现了一幕24名球员同抬球门的场景。

  因为球门“体形”有限的缘故,24名球员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抬球门的景象看上去颇为
壮观,以至于有些球员因为拥挤出现了脚踩脚的有趣场面。尽管如此,包括门将在内几乎没有人有袖手旁观的意思。或许这可以理解为国足重塑团队精神的开始吧。

  荷兰人哈恩上任之后一直对团队精神极为重视,其用人也比较看重那些能拼能抢的球员,从李明、郑智、李毅、李玮峰、魏新、徐云龙、杨璞等人的受宠,以及周挺、吕刚、卢欣等“拼命三郎”型球员的入队,不难看出哈恩的心意。

  在对哈恩的心意有一定了解后,国脚们不仅搬球门积极,训练亦相当卖力。由于刚刚打完联赛、足协杯赛,球员们的体能尚待恢复,但在今晚的适应性训练中,国脚们在分组对抗中的大喊大叫、积极拼抢的态度,还是让人瞧出了他们急于赢得哈恩认可的心情。

  随着老将的淡出、新人的入选,国足正在哈恩手中悄然进行着自身的革命。明晚的中智之战,将拉开国足系列热身赛的序幕,同时也将吹响国足冲击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的号角。每位教练都会有自己的用人原则,但团队精神从来都是一支成功的球队不可或缺的。只是如果这种精神的出现是为了迎合某位教练,而非发自内心的,所谓团队精神只能是流于表面的。

  当24名球员合抬一个球门时,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因为哈恩在意的缘故。(本报天津8月19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