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9月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手机格局将生巨变 企业生存面临危机
2003年09月02日 10:17:22

 

  “尽管现在仍不断有新的资本挥军进入手机行业,但到2005年,经过惨烈的市场洗牌之后,国内市场上的手机企业会从现在的30多家减少到七八家。”―――迪比特执行副总经理彭新淼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然而就在迪比特提出这一新观点不久之前,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品牌手机生产完成1400万部,占国内全部手机产量的33%。同时,国产品牌手机销售1390万部,国内市场销售份额占有率攀升到51.3%的历史新高,消息传出,国内手机行业为此振奋不已。很显然,此次迪比特触动了手机领域最敏感的一根神经。“两年后只有六、七家存活”,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依?

  贴牌之痛

  市场占有率急速飙升的背后,国内手机厂商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早已不在是空穴来风―――根据海关部门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国产手机库存量已高达2000万部,相当于国内年总需求量的1/3至1/4,供求失衡的现状正在加重国内手机厂商的压力。与此同时,缺乏手机芯片、缺乏核心技术两大行业软肋正在减缓国产手机的发展步伐,贴牌生产,这一曾经令国产手机迅速崛起的模式如今终于给国内厂商带来了阵痛。

  众所周知,现有国产手机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时选择的大都是贴牌生产的路线,通过外观设计,价格战,概念炒作,广告宣传,渠道优势等方式,近两年中国产厂商在对国外品牌的绝地反击中屡屡占优,进而才有现在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大好局面,不过很显然,核心技术一直就是国产手机的心头之痛。2003年上半年,当国内手机市场种种险滩开始浮出水面的时候,就曾有业内人士认为,采用帖牌的生产模式,没有核心技术的基础支持,国产手机厂商就无法摆脱“打工者”的角色。

  地震之前

  如果说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上的缺席,是制约整体市场再发展的隐性因素的话,那么手机行业产品同质化的发展现状则已经如冰山一角成为整个市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2003年,传统手机在外观,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同质化的趋势正在迅速蔓延。

  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讯潜在市场,国内手机领域的竞争早已从最早的几大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帝国时代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阶段,由于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的结果使整个手机行业在技术、品质上更趋接近,加之价格战一度如火如荼,产品间的价格差异也在逐渐缩小,而国产手机一度最为看重的“外观战略”在屡试不爽之后如今几乎已是大同小异。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国内厂商很容易陷入对功能,机型竞相模仿,跟随的连环套,由此引发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同质化的结果是各个厂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如何不断创新产品,冲出产品同质化的瓶颈已成为国内手机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

  对于日趋严峻的现状,业界普遍认为,这种产品同质化必然会引发的市场大地震,厂商如果想立足长远,不在市场震荡中倒地,要依靠的无非是研产销统一体系的强大实力。首先是独立的研发能力,从而摆脱帖牌时代的技术依赖性和滞后性,保证产品技术与国际前沿接轨,拥有高端研发的实力。其次是强大完备的生产能力,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具有稳定高质的产品质量。最后是强大的渠道生存能力,厂商要建立更加适应通讯市场发展变化的渠道模式,组建更优化的销售网络,把销售市场交给专业的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真正把利润空间转给销售渠道,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以综合实力赢得市场空间―――这无疑是大变局中国内手机厂商的华山之路,然而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帖牌生产所导致的单薄的技术积累,在渠道管理、渠道风险和市场投入上的成本过高都使国产手机在即将到来的洗牌风暴中处于被动局面―――“两年后仅有六、七家手机企业存活”这样的观点,显然并非是危言耸听。

  就在迪比特执行副总经理彭新淼提出“两年后仅有六、七家手机企业存活”这一言论后不久,全球五大手机制造商中的四家发布的季度财报都以惨淡收场―――全球手机行业走入低谷已是不言而喻。一边是国内手机攻城拔寨并面临危机,另一边是国际巨头利润降低遭遇疲软―――这一切仿佛都在为迪比特的观点做着清晰的注解,危机已经呈现,再追问下去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依或许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也许过不了多久,市场就能给我们一个水落石出的结果。

  (韩冬)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