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蔡奇做了件在常人眼里有失身份的事―――他带着20名衢州籍的保姆前往杭州之江饭店,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衢州保姆入驻省城仪式。
就在这一天,衢州市有260名保姆被杭州的雇主相中。这些保姆在离开家乡前,经过衢州市妇联与劳动部门共同组织的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她们受过有针对性的
职业技能训练,掌握简单的法律常识,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有的还身揣汽车驾照。 目前,杭州城里雇请全日制保姆的一般价格是管吃饭外加500元月薪。衢州保姆因事先经过培训,月薪600元至1000元,很受杭城白领阶层的欢迎。
城市白领家庭雇个保姆图个省心、放心与称心,多花几百元可能不会太计较,但对于来自农村的保姆,月薪高低可不是件小事。
笔者从浙江当地媒体获悉,目前,经衢州市妇联牵头组织培训后在各地上岗的保姆已接近5000名,她们的背后则是5000户农村家庭。因为岗前技能培训抬高了她们的服务身价,在扣除个人基本的必要生活消费后,她们每年可为家庭积攒五六千元的现金收入。而且,我们可以预期,一旦“衢州保姆”作为一种服务品牌被打响,衢州农村家庭的受益面还会继续扩大。
蔡奇是一位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若闻蔡奇隔三岔五剪彩、检查、视察什么的,人们会觉得很正常。而当他亲自出面为打响“衢州保姆”品牌做广告时,许多人会以为他在作秀。
常人眼里,浙江很富,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1年居国内各省(区)之首。但是,正如国内经济发展存在东、中、西梯度差距一样,浙江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梯度差距,衢州就属于浙江的欠发达地区。还记得,早些年衢州为摘掉后进帽子,先后打过诸如“招商战役”、“水果战役”、“优高农业发展战役”等区域性的经济发展战役,但最终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
对衢州的失算,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解释并不复杂。譬如,招商效果受经济圈阶段性辐射能力所制约;发展水果种植受市场供求关系所制约,要跳出这个制约,深加工是出路之一,但又受人们现阶段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所制约。再譬如,发展优高农业受“一亩三分地”即土地集约化程度所制约(背后更牵涉到现有土地制度的深层次积弊)等等。对这些经济发展规律的感悟与认知,衢州的领导层有一个认识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蔡奇之举才显示出现实意义。历史上的衢州人受皖南文化影响较深,纯朴、吃苦、忠诚是当地妇女一个带共性的优点,衢州市有关部门因势利导,就是要“放大”这个优势,使地域性的传统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村贫困群众的脱贫服务。衢州妇联及劳动部门分批开办保姆技能培训,所耗费的“资源”不多,但社会效果却不可小觑。若当地能坚持把这件实事做下去―――一旦“衢州保姆”成为一个服务品牌,当可进一步改善民生。
上月中旬,江苏省铜山县(位于苏北欠发达地区)县委书记带领4套班子领导来到上海,分头看望铜山籍在沪打工民工,与沪上劳务引进中介公司联络感情,其目的也是要打响铜山县的“务工品牌”。
两相对照,两位书记此举有几点启示不能忽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定要因地制宜,切莫跟风随大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可因事小而不为;地方领导的作为一定要定位于是否有利于民生之改善,如此才能立足当地实际为民多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