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9月2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求实篇】
换一种思路去考核
2003年09月24日 02:40:39

宋志坚

  先说一段新闻: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是黑龙江省两风建设40个重点部门中的重点。中院院长王克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有关两风建设的措施,因此成为有争议的人物。一位法官说,王克伦几乎站在整个法官队伍的对立面。在一次大会上,王克伦说:“你们舒服了,老百姓就不舒服;老百姓不舒服,我就不舒服。”

  于是
就有第一个“假如”:假如哈尔滨中院班子内部矛盾,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该院法官中进行“民意测验”或干部考核,王克伦的得分一定高不到哪里去。原因很简单,他“几乎站在整个法官队伍的对立面”,不想让中院的法官们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由此想到一段旧闻。在县级机构改革中,原陕西省洋县县委书记邱军用增设机构、超职数提拔干部来回避矛盾,甚至拿官位送人情。他也在一次会上公开说:“可突破职数限制,多配几名副职领导,可放到最大限度,逐区安排,力求皆大欢喜。”就这样,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这个县竟有5次大规模的干部调整提拔。

  于是就有第二个“假如”:假如此事已经瞒天过海,邱军本人面临提拔,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洋县的科局级以上干部中进行“民意测验”或干部考核,他的得分一定居高不下。原因也很简单:邱军为他们制作了许多官帽子,让他们利益均沾,各得其所,弹冠相庆,皆大欢喜。

  令人遗憾甚至沮丧的是,上面说的“假如”,其实并非假如。按照现在的干部考核套路,考核王克伦,必定要在那个中院的法官中进行;考核邱军,也必定要在那个县的科局级以上干部中进行。这就不难理解,不少贪官庸官在仕途上总是春风得意,扶摇直上,不少严于律己而且励精图治的干部任职晋级总是磕磕绊绊不太顺当。

  于是想到“潜规则”这个字眼―――太多的事例迫使我想对这个字眼做些深入的思考。究竟什么叫“潜规则”呢?我想,“潜规则”之第一要义,就在于“潜”,“潜”与“显”相对而言,顾名思义,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做不说,不能张扬的;“潜规则”之第二要义,则在于它已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被人称为官场中的“游戏规则”;至于既然已成规则,为何又要隐而不显,就关系到“潜规则”之第三要义了,这种规则是与人们普遍认同的规则(或可称为显规则)相抵触的。可见,所谓“潜规则”,乃是官场之中某些利益与共的人共同遵守的规则。你要向这种“潜规则”宣战,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争议人物以至于难以在官场立足;你能尊重并恪守这种“潜规则”,才能如愿以偿。

  于是又想到干部考核―――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倘若真想考核一个干部是不是合格的人民公仆,恐怕不能只按照固定的模式,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圈子,还得考虑到某种“潜规则”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的因素,从而拓展视野,更换思路,直接深入到民众之中去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的口碑才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鉴定。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