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9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张静跟着媒体捉迷藏
2003年09月26日 00:08:54

邱贵平

  新闻的卖点在于新、奇、巧和突发性,丑女张静的新闻卖点却在于连续性和戏剧性:从十年千次求职无一成功到先后接到30多家单位的邀请,到成为养老院的一名护理员,到整容,到含泪放弃整容,再到不顾父母反对重新整容……捉迷藏一般,其戏剧性一点不亚于一部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张静的结局到底如何,谁都难以预
料,因为“电视连续剧”还没有结束,还在“摄制”之中,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萧伯纳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穷人家的漂亮女儿是他们和她们自己的原始股。”张静实在是大不幸,家境贫寒也就罢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连“原始股”也不具备,可谓穷到极致。绝望之余,她不得不把自己的隐私出卖给媒体,求助于媒体。从此,她那本来就伤痕累累的尊严雪上加霜,丑貌被媒体无限制地展览复制;从此她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一切行动听指挥”,媒体这只无形巨手时时刻刻都在指挥着她:某种意义上,整容与否,不是她或她父母说了算,而是媒体和赞助医院说了算。也就是说,无论张静体质虚弱与否,她都得硬着头皮冒险躺上手术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否则媒体和医院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当然,张静也可以断然拒绝,但她如此“不识相”,冷了媒体和好人的心,以后谁还敢帮助她?

  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破坏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张静被媒体关注后所遭遇的一切何尝不是一场游戏,它的游戏规则是:张静必须跟着媒体与公众捉迷藏。

  这样的游戏外国也有。1996年4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美国广播公司先后向人们推出一个轰动事件:一个名叫杰西卡?杜布罗斯的7岁女童架机横穿美国大陆,成为世界上架机横跨美国东西岸年纪最小的飞行员。如果仅从媒介的传播效果看,对杰西卡的报道是成功的,它使世人为杰西卡的惊人之举所吸引,又为杰西卡的悲剧而生出惋惜之情。在对这个事件的全部报道过程中,没有人对媒介产生怀疑和不满。但是,飞机失事后,美国《飞机》杂志总编迈克?莱恩的一番话却使人们不能不把责问的目光投向大众媒介。莱恩说:如果没有媒介的哄炒,这样的飞行是不会有的。联邦民航部门允许孩子驾驶飞机只是为了促进教学,并非鼓励冒险,而且少年飞行员也要满16周岁并获得驾驶执照方可独立飞行。他甚至尖锐地指责媒介是造成杰西卡死亡的帮凶,因为杰西卡起飞时,天气十分恶劣,根本不适合飞行,媒体却照炒不误。然而一个7岁的孩子,懂得把这些考虑进去吗?只有上帝知道。杰西卡因为年幼不会考虑,而她的父母和媒介为了自身的“利益”,会考虑却不去考虑。

  媒体当然也希望张静手术成功,但媒体最关心的恐怕并非手术结果,而是张静做不做手术。无论张静手术成功与否,游戏都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如果张静不做手术,游戏就到此结束了。因此,我衷心祝愿张静手术成功,祝愿张静旧貌换新颜,从此美丽,早日结束这场游戏。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