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0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
――北京市昌平一中正朝着“北京市高中示范校”目标迈进

2003年10月14日 10:16:54

 

  昌平一中始建于1951年,坐落在昌平区东关。2000年暑假,杨保红同志到学校接任第九任校长。同年,学校取消初中,成为一所纯高中校。在杨校长的带领下,2001年6月学校制定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建设硬件、软件方案顺利通过了市教委专家组的评估。学校近年来曾获得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先进实验校等10多个荣誉称号,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口教育课题试点校,正在进行的两个市级、四个区级“十五”科研课题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科研领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并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学生获全国级竞赛奖项200余人次,学校足、篮球队在北京市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学校坚持“打好基础、发展特色、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办学方针,走教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道路,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成为昌平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学校之一。为此,记者走访了昌平一中,聆听了杨保红同志的办学之道。

  依据校情,确定目标

  杨保红同志在上任伊始,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集了全校教职员工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力求把学校办成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设施一流,管理严格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校风正、质量高,促进昌平发展,能对北京市乃至全国起示范作用的普通高中示范校。同时,确定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人,并为其成才、成事奠定坚实的基础:所谓成人,是指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爱国爱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才是指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具有大学入学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具备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成事是指使学生品德高尚、个性鲜明、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具备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和成就事业所必需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杨保红同志的带领下,学校已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完成了校园改造任务,重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一个优雅、充满现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完善领导班子建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教职员工聘用合同制;实现了办学条件现代化,基本建成了一支能够高水平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和一套开放、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能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育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昌平地区充分发挥了示范校的作用。学校的下一步目标是到2005年底,在北京市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示范成型化、名师典范化、经验理论化、人才多样化”,成为北京市著名中学,争取早日跨进全国示范校行列。正是在杨校长的带领下,昌平一中的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素质教育 德育先行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昌平一中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积极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德育体系。学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为重点,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在计划中,工作重点突出,工作要点明确,具体措施和具体安排切实可行,突出地体现了创新精神。首先,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德育目标,突出具体性、可操作性、适合高中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其次,学校贯彻全员德育观,建立了理论性教育同体验性教育相结合、学科性教育同综合性教育相结合、专职德育同全员德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同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在谈到学校的德育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和取得哪些突出进展时,杨校长说,首先健全了校长、主管校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共青团的德育管理系统,发挥了政教处德育职能部门的作用,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德育工作中的各项工作。并健全了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达标与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其次,积极强化全员德育观念,加强对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的渗透,将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落实德育法规和文件,加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不断加强自律意识;建立并长期坚持严格规范的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制度,主题鲜明,体现时代特点;开展常规法律教育,通过学生家长会、法制报告会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和守法自觉性,使学校的犯罪率保持零比率;开展禁烟、禁毒教育,利用学校电视台播放禁烟、禁毒系列片,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参与北京市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展性知识讲座和展览,请北大教授黄悦勤作“纠正人格偏离”报告及问卷调查,及时对人格偏离学生给予纠正;建立“绿天使”协会,长期坚持开展“保护周边环境、关爱绿色家园”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学期学校还开展了“校园环境文明用语”的征集活动、“示范班集体”的申报活动,突出了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第四,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班主任培训,积极开展优秀班会课的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本学年评出了张淑林、李宝军、黄春华、王瑜、许雪、王晓东、张瑞颖、刘洁、宋国锋、刘靖10名校级骨干班主任,其中张淑林、李宝军、黄春华、王瑜四位教师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张淑林被推荐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候选人。第五,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学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课题《德育跟进社会化网络行动研究》、北京教科所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和研究》和“十五”滚动课题《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课题研究,2002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计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先进实验校,荣获“全国中小学良好品德、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一等奖。第六,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第七,积极开展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本学年度学校在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检查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校,体育组被授予北京市“青年文明号”称号;2003年4月5日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会,以奥运会为模式,由各班学生自主竞争举办校运会地举办权,成功地举办了双语校春季运动会,提高了学生对奥运精神的认识;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和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定期对学生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积极实践“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能够突出地体现素质教育。学校以参与“多元智能”国际合作项目为途径,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学校在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制定了《昌平一中选修课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多元智能理论,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六十余门选修课,组织十余个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以此展示学生的才华,发现学生的潜能;高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强化、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开发、促进学生的智能弱项;高三年级以理想、信念与升学教育为重点,着力突出学生的特长。在2002年于北京召开的“开发多元智能”国际研讨会上,学校课题组的专题论文在大会交流,并获得优秀奖。与会的一百多名中外专家、代表来学校参观指导,对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及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深化教学改革、开发并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实践与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杨校长还认为,在积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健全人格的同时,“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也是进行教师培养的有效方法。学校提出的这个观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教师的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突破。其次,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运用灵活的方式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能够在获得更多成功感的前提下主动发展。第三,智能开发过程要引导教师加强交流,引导教师分享经验,从而加强教师主动性。第四,人的智能发展在不同阶段是以不同方式显现的,教师智能的发展轨迹也因智能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智能开发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开发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教师发展的主动性。第五,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就是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第六,开发教师潜能的方式是多样的,必须引导教师形成自主的开发,才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建校五十年来,昌平一中已经形成了“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和“科研领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回顾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昌平一中的命运总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昌平一中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同步,她是伴随祖国日益繁荣昌盛而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总结昌平一中五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杨校长认为学校做到了五个坚持:第一,在任何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始终坚持“自强不息,永争第一”的昌平一中精神。第三,始终坚持依靠教师办学的指导思想,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第四,始终坚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第五,始终坚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位好校长,能办一所好学校。昌平一中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与杨校长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的。由于杨保红校长工作繁忙,对昌平一中的采访时间很短,但是,昌平一中全体教职员工勤奋、创新的精神却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我们祝愿,在这样一个年轻有为、团结向上的集体共同努力下,昌平一中的明天会更好!

  (张国强)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