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0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北京161中学以激情和责任重塑教师人格
2003年10月14日 10:16:54

 

  编者按:

  有教育专家认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选择。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自主地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敏锐性。在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中形成的创造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有评论说,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有着90年发展历史的北京161中学,从80年代开始,进行创造教育的课题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果,2001年成为“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校。”以马静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在反思、创造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创新教育、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研究教育、研究教师、学生,以创新教育、现代科技教育、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在如何培养师生创新能力、由谁培养、为什么培养等方面以全新的命题,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思考,审视教育环境背后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交叉、深透的多元因素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抓住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难题,以哲学思想,从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教师自我发展与学生发展等诸多要素的对立统一中,反思教育过程,找到每个支点自转与互动的环式发展链条。在实现教育目标所涉及的各要素、各环节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在塑造教师健全人格、建设学习型学校、强化激励机制、激活教师创新的内动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培养师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形成了科学、完整、系统的方法、措施,有效的提速了学校的发展,2002年该校通过了市教委示范性高中的评审。

 

  北京一六一中学重温一炉火一滴水精神的教育责任

  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领域,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中国加入WTO,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心理的变化,使教育面临全新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多了几分浮躁。而作为师生生命互动的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北京161中学校长马静为首的校领导班子新的教育命题。他们抓住提高教师队伍研究能力、塑造教师健全人格,高尚师德,加强社会责任感等关键问题作为切入点。抓住90年校庆这一契机,带领全校教职工,重温老校歌,大兴研究之风。挖掘老校歌中倡导的一炉火、一滴水精神的内涵,切准时代脉搏,重温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把一炉火、一滴水精神作为校魂、师魂,调动教师激情。

  重温老校歌活动也为学生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政治课。教师重新为老校歌注释,学生自唱、自演老校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洗涤。校歌中倡导的一炉火、一滴水精神,是女一中(161中学前身)光荣传统的浓缩。在女一中时期,学校倡导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参与社会工作的热情,要有忧国忧民的责任,要有系国家安危于自身的责任。女一中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革命的学子,成为了“一二?九”抗日运动的先锋,成为了救国救民的良才,就在这一炉火的熔炉中成长了无数英才。

  三十年代女一中校歌中崇尚的一滴水的精神,提倡一种高尚的道德操守,要学生们继承、遵守、发扬。学校如一滴水,培养灌溉着成长的幼苗。水不但滴滴入土润物细无声、水还善于将世间的甜、酸、苦、辣、咸合理调剂后再浇灌给幼苗,使它们得到合理的营养茁壮成长,长成枝繁叶茂的栋梁之才。一滴滴水凝聚成涌泉,成百川,成千条江河汇成大海。这种自强不息是学校发展,祖国繁荣昌盛的源泉。一滴水精神倡导永远进取,毫不犹豫地继往开来,创造社会新的明天。

  161中学通过重温老校歌活动,挖掘一炉火、一滴水精神的时代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思考,成为谋略161中学发展的精彩之笔。不仅在于凝聚全体教职工崇高的教育理想,还通过此举,呼唤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激活思维,调动激情,打开教育创新之路,打造161中学优质教育品牌,为培养创新型教师、重塑教师健全人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也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为21世纪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以全新的视角,为教师发展命题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也急需调整。教师的认知品质、思维品质、人文品质、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高校扩招、高中扩招,动态、变化的学生群体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挑战。北京161中学马静校长以哲学的思想,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教育发展环境变化给教师队伍带来的影响,以全新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把对教师的严格管理与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把激励、凝聚、激活教师队伍与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结合起来。

  首先,从培养教师的健全人格入手。引导他们将教育理想、事业追求、社会责任感与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良好职业道德融为一体。提升自我认知品质、人文品质。对教师人格培养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既激发其内在活力,又引入竞争机制和运用新政策,对他们产生压力和吸引力。

  其次,启动名师工程,设立了以该校特级教师命名的“肖淑英奖”作为学校最高奖项。每两年评一次,已有十多位教师获此殊荣。学校采取重点表彰与随时表扬相结合的方法激励教师,还在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中实施职级制,即把高级教师分为四个档次,一级教师分为三个档次或职级,激励广大教师不断向更高一层次迈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师的点滴成就,校长随时激励、表扬,营造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发展环境。教师们学有劲头,干有奔头,成才有盼头。

  另外,161中学把实施科学、完整、严谨的管理、督导制度与关注每个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凡符合市区奖励的教师,学校大力推荐,不少教师获得了市区优秀教师、优秀园丁、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对表现突出,做出贡献的骨干教师还在校门口张贴他们的照片,宣传其事迹。让他们在大会发言,介绍经验。此外,使用人,不求全责备;凝聚人,不厚此薄彼;发展人,不急功近利;成就人,渴尽全力。针对每个教师情况,为发展其个性、特长提供舞台,提要求,压担子,营造出有利教师发展的宽松环境。教师们的激情被点燃,思维被激活,形成每个支点自转与师生互动的环式发展链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信、情感、价值、个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这种自我愉悦的心理成为把学校的要求化为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兴奋剂。

  马静校长这样评论,教师人格的全面性并不意味着要用一种全知、全能或全人的态度来设计教师形象。实际上,执行不同学科教学与教育的教师,他们在知识、能力、人文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必然是多姿多彩的,其人格也必然拥有自己的类型、风格与特色。这些不同的人格完全可以在学生人格中呈现出无比生动的丰富多样性,而学校管理的作用也正是在于创设具有激励性的教育机制,促进教师人格的丰富多样发展。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成为必然。社会对人力资本的含金量要求更加苛刻。人才的思维、知识、能力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改、教改、教与学等诸多改革中,如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至关重要。没有这种能力的飞跃,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不可能出现质的变化。这种研究能力不仅是教师原有的知识、实践经验、能力,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扬弃后的螺旋式上升,加入教师对现代社会及学生群体的认知、思考和对教育规律,人才成才规律的研究。这些过程成为浸泡、凝炼教师研究能力的熔炉。

  北京161中学正是赋予这个熔炉以特殊使命,使之更加充满科技含量,把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活动视为打开新思维,培养教师队伍研究能力的行动研究。

  马静校长认为,创新型教师应当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研究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注重这个能力的培养,对不断提高教师对于动态变化的教育现状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实现教育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她注重引导教师重新认识、评价自我,以时代需求为己任,开掘思维、知识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方面的附加值,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增加人力资本的科技含量,形成以人格本位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武装、能不断研究、创新的极具竞争力的教师群体。

  近年来,161中学采取了“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典型带动、研讨交流、表彰激励、总结提高”等方式和措施,激活教师创新的内动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教师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教研、捕捉信息等能力。

  首先,全方位、多渠道培养骨干教师。使他们在师德修养、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学科理论、教改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提高素质。坚持每年两次大型的教研活动,秋季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春季的教学周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了实践、展示、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不少教师就是在这种锻炼中迅速成长。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每个学期都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心得、体会,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历史、音乐、体育等学科都承担过市、区的教学研讨会,还接待过外国、外省市来访团的观摩、听课。学校总是把这些重任交给骨干教师。开展过多次计算机培训,教师全部通过“中小学教师应用水平 A级考试”。还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到北师大、首师大等高校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前后有数十名青年教师读完了硕士研究生课程。

  其次,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在现代教育理论、系统论、特别是创新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诸多课题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成果。构筑了具有鲜明创新特点的多种教学模式。

  “初中教学板块教学”课题形成了“教材、教法、学法、评价、课程、综合素质”六大板块,构建并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历史课加强北京乡土史教学”的课题教材融入了北京乡土史的丰富材料,构建了学习书本与参观访问、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推行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校内考试与走出去到历史博物馆考试相结合,以及学生自主选择 A、 B卷等考试形式,实行了有选择,无淘汰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了融“教材建设、教法改革、渗透德育、培养能力”于一体,将校内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全面育人的新教学体系。这一成果和经验应邀在市、区作过经验介绍。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形成了“以目标为导向,以教规律、教方法和学法指导为核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考核评价为激励手段”的“自主活动性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巧寻结合点,精设训练题”为主要特点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与、老师审核、表扬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的课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在市区研讨会上展示。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题结题时共计开发和制作了200多个课件,有多个课件被全国中小学校计算机研究中心采用并推广。其中“化学实验组合软件”获得全国软件评比一等奖。数学老师设计的函数课件获全国计算机课件设计一等奖,政治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的“整体和部分”课,获北京市电教课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该课还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

  由于注重对骨干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近几年,中青年教师中涌现了市劳模1位,特级教师1位,获胡楚南教学成果奖1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位,区学科带头人19位,区“五四”优秀青年教师13位,区优秀园丁6位,获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称号者4位。

  “十五”期间该校共承担了三项国家级课题,五项北京市级课题,三项区级课题,还有若干项子课题。约9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课题,“现代信息技术”课题,“开发大脑潜能,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教育”课题。

  (本版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另行编辑、出版,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