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0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神舟”飞船总指挥
袁家军:太空旅游前景美好
2003年10月16日 02:08:06

崔伟光 本报特派记者 沙志亮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41岁的袁家军目送“神舟”上九天。

  袁家军的飞天梦想源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袁家军才刚刚8岁。他在吉林长白山下仰望夜空,追寻卫星,一颗飞天的种子悄悄植根在他心中。

  1980年,袁家军填报高考志愿只
填了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其他均为“不服从”。他如愿以偿。

  1984年,他又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就读飞行器设计的研究生。

  1989年,他赴德国宇航院力学研究院进修。

  1990年回国后,他担任结构室副主任、卫星型号主任设计师,主要负责我国空间飞行器总体结构的设计工作。

  袁家军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每进入一个角色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准备。

  2001年9月,“神舟”三号飞船进驻试验场,在电测试验中,发现电气设备接插件存在问题,1000余个触点只有一个点不能导通。

  我们的“神舟”有万分之一的瑕疵也不行!袁家军与其他决策者还是做出决定:撤出发射场,排除故障。

  袁家军倡导“让每项工作零缺陷、让每个部件零故障、让每个人心中零疑点”,使其融入到每项工作、每项任务、每个成员的心目中。

  袁家军的思维敏捷,呈飞翔状。被“神舟”队伍称为“双想”的“回想和预想”工作,是袁家军逆向思索和超前预想相结合的创意。“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试验场前,他们“双想”出万一问题100多项,一项一项地试验复检,一项一项地作出结论,使“神舟”五号真正做到了“三零”。“美国富翁蒂托花2000万美元搭乘联盟号飞船遨游太空,代价实在过于昂贵。”袁家军说,“‘神舟’飞船一旦突破成本和安全两个关键问题后,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效仿像搭乘‘空中公共汽车’一样上天游一游。”他预言,在未来20年之内,将有更多的人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太空,太空旅游将成为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