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3年11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13名少女被摧残引发道德教育难题――
该不该教育孩子助人为乐
2003年11月07日 02:09:45

何向东 本报记者 潘志贤

  9月10日,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性质恶劣的奸淫幼女案作出一审判决,摧残了13名少女的罪犯吴建廷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发人深省的是,吴犯的罪恶得逞,竟是利用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的善良,“乐于助人”却成了受害者的“七寸”弱点。这引起人们的担忧和疑惑:面对陌生人,孩子该不该
助人为乐?

  36岁的吴建廷是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的农民。法院查明,吴建廷在2000年8月12日至2002年8月5日的两年内,连续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奸淫少女13名。

  与别的强奸案件有所不同,吴建廷所犯罪行都是在白天。他在平顶山市内公园、新华书店、小学附近、街头等公共场所,将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然后对女孩子实施性犯罪。

  吴建廷诱骗孩子的方法很简单,却十分奏效。据供述,他见到孩子后,要么告诉孩子,他的钥匙丢了,需要帮助寻找;要么告诉孩子,他有一个和孩子年龄相仿的女儿,但她生病了,不吃药,需要小朋友去开导安慰她;要么告诉孩子,他的女儿天真可爱,希望和孩子们交朋友等。就这样,天真无邪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轻而易举地被吴建廷从公共场所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各种车辆带到偏僻之处。

  吴说,被诱骗的孩子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几个人,最多的一次他曾将正在玩耍的7个孩子带走,并对其中一名女孩实施了性犯罪。甚至还有一次,吴建廷用摩托车带着被诱骗的两个女孩子到一山坡,他将其中一个女孩子奸淫,而另一女孩子竟被骗为吴建廷的兽行放哨。

  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吴建廷的罪行被认定的共13起,除1名被害人当时已经15岁外,其余12名遭到摧残的都是幼女,最小的还不到9岁。

  该案被披露后,引起了当地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在痛恨吴建廷的同时,也引出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困惑。

  “怎么会是这样?看来我们家长还真得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过该怎么教育呀,会不会让孩子越来越自私呀?”一位家长闻听吴建廷案后忧心忡忡地说。

  平顶山雷锋小学是河南省惟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小学,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是该校一项很有传统的工作。该校教师高俊玲听了吴建廷案后,则表达了她的困惑:“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者的境遇往往十分不妙,甚至可以说非常凄惨。”

  高老师分析说,作为该案中的受害孩子,她们的遭遇会让其把这归结到“助人为乐”上,她们会发出“难道助人为乐不对吗”的疑问。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们的这种诘问,该如何回答呢?“面对如今日趋复杂的社会,传统道德教育正在面临空前挑战,我们有关方面必须要及早正视这个问题,并探讨研究对策。”高俊玲呼吁。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岳黎黎多年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同时身兼多家中小学法制校长职务。吴建廷案同样引起了她的思考:“吴建廷利用孩子们的善良诱骗孩子,对孩子进行性侵犯,不仅给被害的孩子身体造成了伤害,也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社会风尚造成了不良影响。”岳黎黎认为,这个案件也表明,在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防止侵害教育。“而对于后者,我们显然做的不够,几乎没有学校对此专门开课,这确实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据了解,在吴建廷案审结后,岳法官已经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多场法制讲座中向学生讲到这个案件,“我要让孩子们都知道,这13个女孩子被摧残的教训太沉重了,也希望孩子们不要被自己的善良所害。”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