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一本书引出的教育话题。
日前,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等主持编写的《贵州读本》一书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该书的前言中,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是人自身的存在危机”。出于这样的忧虑,该书编者呼吁:“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作为学者,作为任教多年的老师,钱理群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先后主持编写了《新语文读本》、《新语文写作》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助读物。谈到《贵州读本》的编写,他说是受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草案)》的启发。课标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这就意味着地域文化将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这是落实语文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大语文”理念,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举措。
在这之外,钱理群教授说,他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还有更深远的思想文化背景。
“人们常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已经对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从积极的方面讲,现在年轻人世界的观念、人类的观念,比过去要强得多。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远离乡土的趋势,大批年轻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去国外。
他说:“作为个人选择,这无可非议,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倾向来考察,就是另一个问题。”
在钱理群看来,人的生存状态大概有两种,或者离开本土“漂泊”,或者“坚守”。本土这个概念,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可以是祖国。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各自不同的选择。无论是漂泊者还是坚守者,如果心中拥有自己精神的“家园”,有民族文化的“根”,那么,漂泊中会有乡思,有心灵的归属和依靠;困守中也有认同,不会因为对日常生活的不满而牢骚满腹或麻木不仁。
“如果年轻一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上无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离,我认为是很可怕的。”由于教育的缺失,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他觉得,这种现象现在已经有所显现。
他觉得,与上世纪鲁迅、胡适、钱钟书那代人相比,我们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已经差了很多。而更大的问题是,目前所谓“世界”的概念,“全球”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西方的,甚至只是美国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双重危机。
从北京大学退休后,钱理群形容自己的状态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贵州读本》的编选,就是他把“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个“大问题”具体落实的尝试。全书在初选200万字的基础上,精选了51万字,包括关于贵州、贵州人、贵州事的神话、歌谣、诗文,还有图画。内容涉及山川、地理、民族、历史、人物、信仰、方言、风俗、物产、饮食、服饰等,并对贵州文化的特点做出了新的阐释。
这位年过花甲依然充满激情的老教授说,“引导我们的孩子去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并把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
自称是一个“低调的理想主义者”,钱理群不否认对于教育的设想带有理想的色彩,但是他相信,“有一个较高的,不完全具有现实性的目标,与没有这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他觉得自己的某些设想,是具有一定实现的可能性的。他说,“我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有零点零零零几,但只要这个作用是正面的,那就总能增加一点点价值”。
《贵州读本》用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引领全书的题辞,钱理群教授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诗,放在这里很能契合他对这个话题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