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武汉办事,商界一位朋友非常热情地要为我接风洗尘。他执意要我挑选“可口可乐”的饭店。盛情难却,我只好说入乡随俗,就吃本地的特色饭菜吧。于是,朋友极力推荐去吃“忆苦餐”,他说如今城里人已经腻味了山珍海味,而把吃“忆苦餐”当作时尚。
我们开车走了几十公里,来到东湖边一个偏僻的村落。
这里“世界真精彩”,让我大开眼界。村里几十户人家,几乎清一色地开起了饭店,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炊烟缭绕,门前车水马龙,食客络绎不绝。我们就餐的饭店在当地最有名,虽然房屋和设施简陋,但据说往来无白丁,时常高朋满座。主人为了解除我们的怀疑,还拿出某些官员和名流“到此一吃”的留影以兹证明。我们吃的所谓“忆苦餐”,其实就是农民的家常饭菜,其中带有“苦”味的是锅巴饭、南瓜粥和野菜汤。还有一道特色菜叫焖臭鳜鱼,就是把鳜鱼打上来先放在缸里任其腐烂发臭,然后加一些佐料焖出来,让人“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如同武汉“臭名远扬”的臭豆腐。 据我所知,时尚的“忆苦餐”非只武汉流行,全国各地大有全面开花之势。有媒体为“忆苦餐”火上加油,认为这是一场“饮食革命”,既丰富城里人的口味,又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经济学家为“忆苦餐”评功摆好,将其上升到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的高度。一些大都市也引进“忆苦餐”,各种招牌的“忆苦餐”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饭店虽然方便食客就餐,但由于地处闹市,没有田园风光,因此许多人不辞舟车劳顿,宁愿去乡下享受正宗“忆苦餐”的味道和乐趣。
在我的记忆中,“忆苦餐”是“文革”的产物。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为了“改造思想”、“拒腐防变”,青少年学生都要到农村去,听苦大仇深的农民忆苦思甜,吃用野菜和粗粮做成的忆苦餐。我吃过名副其实的忆苦餐,并有着因吃时难以下咽而“热泪盈眶”、吃后因消化不良而“激情满怀”的难忘经历。
不同时代的“忆苦餐”,味道似乎有天壤之别。虽然同样是野菜和粗粮做成,但由于吃法和吃感不一样,就存在着明显的苦与乐的反差。以前吃忆苦餐是为了吃苦,如今吃“忆苦餐”则是为了“吃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哪些人最乐于吃“忆苦餐”?是那些经常吃鲍鱼、鱼翅、燕窝的达官贵人。他们吃“忆苦餐”,当然不是像以前那样忆苦思甜,也不是去体验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的贫苦生活,而纯粹是换口味、找乐子。他们吃过“忆苦餐”后,恐怕是“野菜穿肠过,乐趣心中留”,怎能会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忆苦餐”已由以前多数人的痛苦变成如今少数人的快乐,于是吃“忆苦餐”就不仅是一种特殊享受,还是一种特权象征。无论是都市的“农家大饭庄”,还是乡下的“农家小餐馆”,在大饱口福的食客中,有相当一部分食客是达官贵人。他们开着公车、花着公款去吃“忆苦餐”,对于反腐败岂不是一大讽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