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月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搭建人才进出双向交流平台

2004年01月01日 02:01:04

 

  本报讯(记者林洁)本来是为了吸引“海归”人员回国实现高新科技项目对接,人才“出口”推介却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2003年12月29日,在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首次亮相的国际教育展引来了大批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前来参观、咨询,其人气指数丝毫不亚于项目展区。

  面对这种“喧宾夺主”的境况,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指出,历届留交会都以“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为办会宗旨,解决了海外人才、科技项目“进口”的途径问题,现在不单要把国外的人才和项目引回来,也要让本地的人才走出去,吸收国际教育资源,锻造更多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因此有必要再搭建一个人才的“出口”平台,从而形成双向互动,构建一个“双流”的留交会。

  广东首次国际教育展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由于又加上留交会这个平台,它被期冀为国内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人才“出口”交流渠道。

  据了解,本届“留交会”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海归”人员和国内各省区市39个代表团的3500多名代表参加,高新科技项目1000多项。而在教育展馆区内,就有近40家海外院校和50余所国内知名大学前来参展,国外教育机构、中国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等各路教育“军团”同台亮相,主办单位还为此举办了4场国际教育展专场推介会。

  前来参观咨询的人群中不乏在校大学生、教师、白领、科研人员以及IT人士等。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何乐从大一开始就有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留交会是广州每年的高新科技盛典,原本想来凑凑热闹,了解“海归”带回来的项目信息,给自己增长点见识,没想到今年增加了国际教育展,自己也可以参加。在人头攒动的展区里,欣喜不已的何乐找到了3家“合胃口”的外国学校,当然,欣喜不已的不止何乐一个。

  记者在现场发现,到场的国际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来头”都不小,具有良好的资源、雄厚的实力、丰富的国际教育经验以及政府背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中国代表说:“广州是世界各国与中国交流的重要窗口,为了中国学生的方便,中心设在广州的办公室将为中国学生提供赴德留学和做研究的信息。”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