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2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不要让领导干部层层“陪会”
2004年02月07日 03:18:27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最近,上海市出台的减少会议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控制会议“规格”,避免领导干部“陪会”现象。这一举措值得重视和借鉴。

  近年来,各地在精简会议上花了不少力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领导干部“陪会”之风愈演愈烈。在一些地方,无论是一般的部门工作会议还是专题会议,甚至
研讨会、鉴定会,动辄请来几大班子、四面八方的领导层层“陪会”。似乎在会议组织者眼里,到会的领导越多,会议的规格就越高;场面铺得越大,会议的重要性就越强,组织者的脸面就越光彩,会议的实际效果倒在其次。

  对于“陪会”问题,不排除少数领导干部自身作风不实,喜欢抛头露面出风头,但大多数作陪的同志实在也是有苦难言,往往因为怕得罪上级部门和领导,或者担心周围同志们抱怨“不近人情”“不给面子”而勉强为之。结果,一些与会议毫不搭界的领导干部被千方百计请到会上硬着头皮作陪,有时还要说一些不疼不痒的官话、套话。甚至有一些领导同志,因为不了解会议情况仓促上阵,讲话洋洋洒洒却不着边际,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会风是党风、政风的一种反映。会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关系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声誉。领导干部层层“陪会”既耽误自己的日常工作,也助长了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和虚假浮躁之风。要减少和避免“陪会”现象,端正会风和领导干部作风,除了要严格规范会议的审批程序、控制会议“规格”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应当率先垂范,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和作风,从自己做起,自觉抵制各种对实际工作意义不大的“陪会”邀请。(新华社上海2月6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