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2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数码影像潮潮起?潮落?
2004年02月10日 10:21:20

 

  在我国,数码
影像应用市场相对于日本、欧美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成长的趋势却同样不可遏制。

  2003:浪潮迭起

  从今年我国家用电子消费市场今年的几个主要关键词“影像文化”、“即拍即打”、“照片打印”等,就可以看出消费者、市场对数码影像的认同,有关机构统计数字显示,由数码影像成熟技术的带动,我国数码相机已经连续4年实现年平均50%的高速增长,2002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达217%。国家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我国数码相机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倍,市场的增长有目共睹的。专家预测,未来5年,其市场总量也将保持35%以上的年增长率,也就是说,我国的数码相机市场已经成功越过市场导入阶段,初步进入高速成长期。与此同时,由照片打印衍生出的照片打印机市场,也使打印机市场成功摆脱PC市场的低靡,另辟蹊径实现增长,2003年力推“影像文化”的佳能,就在照片打印机业务上赚得盆满钵满。总之,在影像应用领域,2003年称得上数码影像年。

  厂商围绕“影像文化”对数码影像应用如数码相机、照片打印机的成功市场运作表明,“影像文化”已经成为主宰2003财年电子消费产品市场的首要元素。而在经历过一轮令人振奋的市场高潮后,厂商和消费者难免把目光投向下一个市场周期―――2004财年“影像文化”浪潮,到底潮起?还是潮落?

  价格:不再高贵

  由于能够给视觉带来强烈冲击,因此,无论商用还是家用上,数码影像的彩色输出相对于黑白成像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商务应用中,色彩丰富的文件可以体现出商家的竞争力,增加成功的机率;家用中,色彩的使用则能体现出使用者的色彩感觉,表达出使用者的艺术创意,因此,彩色无疑是数码影像永恒的主题。但围绕数码照片的输出,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在技术和成本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数码照片的打印成本―――这是目前制约数码影像普及的最主要因数。

  CCID200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阻碍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的最主要因素是价格,其比例高达66.7%。但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数码相机在今年的大幅度降价,其中很多品牌的200像素的都已经降到了1000元-2000元的消费心理底线,使数码相机本身横亘在家庭消费者面前的价格门槛土崩瓦解;在影像输入方面,由于省去底片胶卷,能随拍随删,不但控制了使用成本,还大大增加了用户创作的自由;在输出方面,目前每张数码冲印只需花费1元-2元之间,如果自己在家里打印,一张6寸照片的打印,包括纸和墨,价格在2元左右,与数码冲印价格基本相当,并且随着相纸价格的走低,数码照片打印的价格还将会继续走低。因此,可以说,数码影像已经踏踏实实开始了平民化之旅―――这对消费者和市场本身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技术:实现可能

  技术上的改革和创新,也使数码影像业务代替传统影像业务成为可能,在主要影像厂商如佳能等的努力下,一些喷墨打印技术如佳能的超精微墨滴技术、高密度多喷嘴打印头、无边距打印、照片逼真技术、数码相机直接打印及储存卡直接打印等技术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善了照片打印在输出质量方面如分辨率、色彩的还原能力、保存时间等方面的效果,使由高清晰度照片打印机输出的照片可以与传统照片平分秋色。这些不但加强了数码影像业务的现实意义,还带动彩色喷墨打印机市场从被激光彩色打印机市场不断挤压的尴尬局面中出现复苏。因此,可以说数码影像潮流的兴起是技术成长和市场作用的自然结果,不可遏制也无法遏制。除此之外,用户的认同也是不可忽视的作用因素,应该说,自2002年佳能推出业界首台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喷墨直接照片打印机S530D,第一次解决了不用通过PC就实现数码相机与打印机直接相连的瓶颈:数码影像的优势就逐渐凸显―――便捷高效―――这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升,还是高科技技术具体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影像文化。目前,“照片打出来”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比较直观的表现体现在目前相片纸的多样化及热销上。

  厂商:请继续忙碌

  对于新应用的流行催生出的新市场,厂商们自然有充足的动力去开拓挖掘,2003年包括佳能、索尼、爱普生等在内的厂商,都针对数码影像消费市场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并推出了各自“即拍即打”产品,其中,老牌的相机和外设厂商佳能,更是加大了声势,全力为数码影像潮推波助澜。接连不断的路演、巡展和“影像文化尽在佳能”系列产品的推出,使其“全面的数码影像提供商”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即将开始的2004年,佳能显然渴望再度发力,巩固市场地位优势。目前从佳能CII部门―――影像文化制造先锋传出消息:2004年佳能将继续执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影像解决方案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创新、标准化(如对“PickBridge”标准的推广),从技术上尽最大努力促使影像文化两大支柱数码相机和打印机实现完美融合,同时细分产品线,满足用户日益强烈的对不同层次、类型的输入输出需求。由于目前佳能影像产品线已经基本完善,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需求,因此,这些举措无疑将继续增大佳能数码影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湘蓉)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